黃河壺口瀑布生態危機黃河壺口瀑布生態危機

  黃河壺口瀑布生態危機,誰之過?

  黃河、峽谷和山嶺,是壺口瀑布的金字招牌,然而現在這塊招牌 卻因人為破壞而陷入危機。當地主管部門對此又是什么態度?

  吉縣黃河壺口瀑布在屬地管理上歸吉縣壺口鎮管理,在瀑布的正上方建設一個人工建筑——“中市景區”,首先要拿到當地鄉鎮和村兩委的征地許可證,那么征地許可證到底是怎么拿到的呢?中市村村委會主任張金榮表示曾簽過8畝地的合同,但具體施工他們也沒去看過。

  簽了8畝地,而實際上僅觀景平臺就已接近百畝。更令人吃驚的是,如此轉讓村集體土地也沒有經過全體村民的同意。張金榮說,沒有開過村民大會,但是開過村民代表大會。據記者所知,全村村民有1000多人,村民代表20余人。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涉及到征地拆遷等重大事項決議的時候,必須召開村民會議,應當由本村18周歲以上的村民的過半數參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戶的代表參加,所作決定應當經到會人數的過半數通過。中市村人口已經超過1000人,以20幾人的意見代表1000多人,這就意味著征用集體土地搞開發,絕大多數村民都不知情或未表態。對此,中市村村委會的上級管理部門吉縣壺口鎮人民政府又是什么態度呢?山西吉縣壺口鎮政府王彥忠表示這個事是景區管理的,壺口風景名勝區是市級單位,不屬于鎮政府管。

  鎮政府說不歸自己管,把皮球又踢給了正縣級建制的吉縣壺口管理委員會。記者輾轉找到了這個管委會。按照規定,吉縣壺口管理委員會負責嚴格保護壺口瀑布的自然景觀,對違規建筑應予以取締,那么大肆動工修建中市景區是否有相關的審批手續呢?山西吉縣壺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吳吉民說,他們確實沒有手續,會盡快盡量把手續辦全。

  而令人奇怪的是,主管部門明知沒有經過審批就進行違規建設,卻在施工的兩年間沒有進行懲處。

  已經存在兩年的違法建筑直到現在依然沒有依法取締,而當地管理部門對于壺口瀑布內的非法采砂這件事情的態度也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