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與青花碰撞出的新境
說一說洪濤前后兩次去景德鎮、在景德鎮畫瓷之后,余味未盡,回西安后在卡紙上畫的這批水墨青花。更準確地說,是青花對水墨的啟示。洪濤是水墨畫家,水墨與青花的不解之緣是,大家覺得青花特別像中國的水墨畫,都是通過一個單純的元素和單一的色彩去實現豐富的余味。
洪濤畫瓷,他的理念,不是說要像景德鎮的工藝大師一樣,去走裝飾性和工藝性的路子,他是個水墨畫家,是畫紙本的,他把文人畫表現在瓷器上,本質上只是換了一種不同的材質載體,內容依舊是他的對酒、醉青、民國風的題材,而且每一個畫面都是洪濤內心的寫照。他特別喜歡畫在素胎上的感覺,去體味黑白灰的分布,把玩筆墨的蒼、潤、枯、勁等等。
洪濤能在瓷器上發現比水墨更足的味道。所以對洪濤來說,這種體驗,是他的一次探索。他的畫澀、樸、拙、厚,粗頭亂服而不掩國色,呈現的是渾厚之美。就像他的字號“二厚”一樣,樸厚、渾厚。他通過青花和水墨的碰撞,本來青花是在學水墨的這種墨分五色的繪畫性,現在反過來,水墨畫家又畫青花,以體味瓷畫的裝飾性與工藝味,這對于大家和洪濤本人都帶來新的啟示。
從洪濤畫瓷的追求來看,文人畫在瓷器上的這種表現,很高級,也很成功,他選擇了不走工藝化。而對于他的這批水墨來說,他又將瓷器的造型、色彩、裝飾、設計等元素納入畫面,不但激發了濃厚的畫興,還僻開了一種奇妙的新境。能感覺到他自已也很興奮! ……>>>詳細
王琥鈞:人生善緣
記得16年前在老陳宿舍與洪兄三人談文論藝,摯誠可愛!至今共事已16載!風雨同舟,暢游藝海,甘苦自知,至今不改初終,且精至通煉,愈深愈厚!
想當年輕狂意氣,吞云吐霧、觴斛酣暢,每每談藝,對悟通神,座談古今,海闊天高,漫無無際,或百感人生,云入霄漢。寫生大江南北,或攜風伴雨,或迎黃沙、頂烈日,欣然開懷,不贅畫筆,人生大樂!
洪兄才藝卓越,天賦性情!亦感其執藝好學,不恥下問,孜孜不倦;在筆墨錘煉上,身體力行,融古化今,心領神會。懷揣傳統,心慕西方,尋求自我,力致求新,難能可貴!如今依然勤奮筆耕,探索不懈,我以為如此執藝必成大象!并肩同壕,痛并快樂!今此感談洪兄且為自勉!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