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阮儀三近日在滬進行演講時說:“古城墻看似到處都有,但只有三個半是真貨(荊州、平遙、新城和半個西安),其余都是假貨,是近年來重建的,最多也就是夾雜著些遺址。”對于引以為豪的西安來說,這“半個”的說法引起很大反響,究竟古建筑應怎樣保護,西安的保護傷害么……
古城墻為例,看似到處都有,但只有三個半是真貨(荊州、平遙、新城和半個西安),其余都是假貨,是近年來重建的,最多也就是夾雜著些遺址。全世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有110多個,中國名列其中的只有麗江和平遙兩個小型城市。為何像十三朝古都洛陽、元大都和明清首都北京以及歷史上的開封、西安等大城市沒有評上,關鍵是老建筑都被拆毀,沒有好好保護……”【詳細】
陜西省文化遺產保護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李衛認為,阮儀三的看法有失偏頗。 “現存的西安城墻基本上是明城墻,它的位置、結構都沒有發生過變化。”李衛表示,看一座城墻是不是重建或新建,要看它在建筑形式、規制、平面位置、構筑實體等方面是不是發生了變化。 而西安城墻是明朝初期在唐皇城舊城基礎上擴建起來的。李衛說:“從明朝開始,歷朝歷代都對西安城墻進行了很多次的補建、維修和修繕,但都沒有脫離原有的形式、規制等等,建筑位置更沒有發生改變。” 據他介紹,1983年以來,陜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對這座古城墻進行了大規模修繕,補建已被拆毀的東門、北門箭樓、南門閘樓、吊橋。“但據我所知,荊州也在復建城門,按照這樣的說法,荊州是不是也算‘半個真貨’呢?”……【詳細】
“啊?!西安城墻只能算是半個真貨?這太讓人難以理解了!”在西安已經生活了十余年的張先生說,每次領著來西安的外地朋友乘車經過古城門時,那種“穿越歷史”的感覺,都令他們陶醉;他自己也總是趁機驕傲一番——“這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古城墻。”沒想到現在出了個“半個真貨論”,“如果這是真的,我很難接受。”……【詳細】
去年底,在含光門西側環城公園里鍛煉身體的市民張先生發現,那里有一段城墻被圍了起來,上面還寫著“城墻維護中……”他抬頭看去,發現被圍起來的城墻上有若干條裂縫。城墻怎么了? “據監測,墻體里土質穩定,但由于那段城墻對面有健身器材,很多市民常在那里打乒乓球,并到城墻下去撿球,因此,為防患于未然,工作人員還是設置了圍擋,進行重點監測。【詳細】
去年底,記者在安定門與含光門之間看到,城墻上大大小小的裂縫數不勝數,有的墻磚甚至已經脫落,部分裂縫已被城墻管理部門安放標志進行監測,這些裂縫是從城墻的底部一直向上裂開,有的已經不是磚跟磚的接縫了,而是磚的本身裂成了兩半。在含光門西側約100米左右,一處墻體裂縫目測約有10米長,較寬處的縫隙有近5厘米左右。裂縫下方已設置了隔離帶,并標明“墻體維護中”。【詳細】
西安古城原來只有4個城門,8個城樓和箭樓。其中北門城樓在辛亥革命中燒毀,南門的箭樓于1926年毀于戰火。西安城墻箭樓城樓原貌保存的有6座,只有兩座不在了,“所以比較起其他三個古城來說,西安在城墻保護上,特別是在城樓的保護上,是最好的。”韓保全說,“說西安城墻只有半個是真的,我不同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