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子論鄭輝的畫
光與空氣的體量再現,是鄭輝油畫作品中最為顯著的藝術特征。
即在凌駕事物本身的基礎上捕捉到了介于自然與浪漫冥想中的兩個界面,并由此兩個界面而產生強烈對流的情感審美互動,締造了屬于自己的繪畫審美。一如圣經中所言:“神說要光。于是有了光”。當然亦不止如此,光在空氣中呈現出某種契合的體積和重量感,是鄭輝畫作中令作品擁有一種趨向高貴的神性,此乃主觀情感色彩賦予筆下萬物的精神,以詩人般的金屬光芒予萬物以歌詠。其創作心理的干預與制約,令觀者在尋常事物的背后發現了“不尋常的光的躍動”。畫家在作品背后不斷暗示我們,要借助藝術力量獲得發現的能力,繪畫的思想力也即生產力。其強大的意識破解能力意在讓我們從萬物的物形法則里擺脫出來,尋求并得到思想之自由,甚或擁有“第三只眼”!其意圖猶如法國思想家福柯的《這不是一支煙斗》一書所闡釋的美學觀點:“擺脫眼前的具象,探究事物的本質”。
鄭輝借助現實與浪漫的變奏,崇尚并遵循了意象的創作美學追求與實踐意圖,將創作的筆觸伸向詩歌語言的叢林,從那里獲得自然主義中最浪漫的屬性,規避了只描摹與再現事物表象的一般創作意圖,賦予作品內核以昂揚的精神和高貴的意志。由于對色彩與光的巧妙運用,其創作擺脫了物形的低級束縛,直接闖入意識形態中被畫家發現的多彩空間。其作品所支配的情緒,塑造的形象,在多維空間的書寫表現中還原為精神理想,畫面的現場有著螺旋式上升的氣流與光,呼喚并調動著我們的感受。在同質同趣的現實一面,鄭輝試圖與一般的創作只止于眼前事物的描摹與抒寫保持著距離。這個距離,在某種趨向理想的畫面再現上,屬于詩人的獨異和高蹈。因為“詩人之世界非常人之世界”。他是發現的發現者,另外一個造物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