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案頭擺著一本雖非正式出版,但印刷精美的書。書名《童年是一首歌》。作者李勇劍,是高新一中初中部二年級的學生。
前不久,在朋友的引領下,勇劍跟隨他的父親來京看我,給我留下美好的印象。勇劍是個聰穎沉靜的少年,不多話,但內心豐富。上面所說的那本書就是那次見面時,勇劍送給我的。
我認真地讀了這本書。讀書的過程充滿了感慨與歡樂。我從這本書里看到了一個少年的成長,看到了他的心靈從單純走向豐盈。我讀到了他的與我們這代人不一樣的童年,當然也讀到了他的童年生活中與我們這代人同樣的感受。從最初的三言兩語,到后來的千言萬語;從最簡單的日記,到極盡想象的詩歌、話劇、科幻武俠小說,文體逐漸多樣,思想日益深刻,因此這本書可以當成研究少年語文教育與少年心靈成長的范本。我很喜歡他一年級的日記。對少年寫作,我一直持支持態度,但還是建議在學號各門功課的前提下進行,因為從事文學寫作,需要作者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即便是數、理、化,也不能說對文學創作毫無用處。另外,我希望熱愛文學的少年朋友們,寫作時還是要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寫起,要寫真情實感,要學會觀察細節,從觀察中發現別人沒發現的東西,然后用最準確的語言記錄下來。更重要的是,要擴大生活面,要廣泛閱讀,要盡可能多的了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這樣才可能寫出真正的文學作品。當然,想象力很重要,但無論多么豐富的想象力,也必須借助生活中的經驗才能展開翅膀,即便是科幻武俠小說,也離不開對現實生活的觀察與積累。
總之,我很高興的讀了勇劍小友的書,祝愿他學習進步,茁壯成長,并希望他今后能寫出更好的文章。”
附: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莫言簡介
莫言,原名管謨業,生于山東高密縣,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寫的是一出發生在山東高密東北鄉的“傳奇”。莫言在他的小說中構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天馬行空般的敘述,陌生化的處理,塑造神秘超驗的對象世界,帶有明顯的“先鋒”色彩。2011年8月,莫言創作的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