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新聞綜合

  6月28日晚,陜西省長劉國中主持召開省政府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專題研究馮新柱案“以案促改”。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梳理發現,這已經是陜西省政府領導班子就馮新柱案,于本月召開的第二次專題會議了。此外,陜西省委也因該案接連召開了3次會議,專題研究“以案促改”。

  1月3日,陜西副省長馮新柱落馬,成為2018年“首虎”,也是繼省政協副主席祝作利、孫清云,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魏民洲之后的陜西第4虎。

  3月31日,馮新柱被開除黨籍,并由國家監察委員會開除公職。同時,他還是國家監委成立后,首個獲黨紀政務處分的中管干部。

  《中國紀檢監察雜志》在最新一期的文章中點評道,對馮新柱的通報與以往有兩個明顯區別:其一是除了認定違紀事實,又認定違法事實;其二是由黨紀政紀處分變為黨紀政務處分,而且以前由監察部報國務院批準,現在由國家監委直接給予。

  通報顯示,除了接受公款宴請、收受禮金、涉嫌受賄之外,馮新柱還有2個特殊的問題:

  首先,對黨中央關于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落實不力、消極應付,且利用分管扶貧工作職權謀取私利。其次,應私營企業主請托,違規選拔任用干部。

  按照此前的分工,馮新柱分管的正是扶貧與農業等工作。但他不但不積極扶貧,還利用扶貧斂財,由此成為十八大以來首個犯此問題的中管干部。至于將商人視為“地下組織部長”,任其干預干部選任的情況,在此前落馬的中管干部中也不多見。

  基于以上問題,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中紀委在通報中使用“與人民群眾毫無感情,道德敗壞,腐化變質”等嚴厲的措辭來評述馮新柱了。

  今年6月15日,省政府召開馮新柱案“以案促改”專題學習和警示教育會議。省長劉國中強調,要深刻汲取馮案教訓,警鐘長鳴、引以為戒。此外,與會同志也聯系實際逐一發言,并一致表示,旗幟鮮明地與馮新柱錯誤思想和行為劃清界限,徹底肅清其惡劣影響。

  時隔不到半個月,6月28日,劉國中又連夜主持召開省政府領導班子馮案“以案促改”專題民主生活會。

  這次,班子成員不僅聚焦馮案暴露出來的問題,還聯系了此前落馬的魏民洲、祝作利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逐一進行個人對照檢查。會議再次提出,深入認識馮的巨大危害,堅決與其劃清界限,全面徹底肅清惡劣影響。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汲取馮新柱案的教訓,不止是省政府班子的事情,陜西省級4套班子及監察委、地方各級各部門都在深入進行“以案促改”。

  5月4日,陜西省委召開馮案“以案促改”專題部署會。省委書記胡和平強調,要堅決同馮新柱錯誤思想和行為劃清界限,堅決整改馮新柱案暴露出的問題,徹底肅清馮新柱惡劣影響。

  一個月后,6月4日,陜西省委又召開馮新柱案“以案促改”專題學習會議。胡和平強調,以寸步不讓的堅韌抓好作風建設,以馬不停蹄的勁頭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6月28日,陜西省委常委班子又召開馮新柱案“以案促改”專題民主生活會,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省委帶頭后,陜西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的專題民主生活會相繼召開。此外,省紀委監委也召開了專題警示教育大會,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興寧指出,要從魏民洲、馮新柱案件中看到紀檢監察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紀檢監察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加強和改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