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訊 (高姝彤記者張維)“一碗扯面10元,2000元的工資敢放開吃嗎?”“還能承受,今年物價總體不算很離譜,關鍵是收入還算過得去吧。”昨日,網傳一則“西安上榜亞洲物價最貴城市”的消息引起很多網友圍觀并討論。

  西安上榜亞洲物價最貴城市

  咨詢公司 ECA International 日前公布了最新的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榜單。這份榜單顯示,上海和北京的物價水平分別排在亞洲第三和第四,超過了以物價高昂聞名的香港和新加坡。西安物價亞洲排名29,全球排名110,與武漢并列。

  消息一出,有網友說:“面對它,拿著2000多工資的我真是醉了,我竟然活下來了,在物價這么高的地方!西安人,你怎么看?”甚至有網友就此曬出了物價感受調查,記者注意到,在網友的調查中,9.52%的網友認為“太假了,西安物價還算一般”,有90.48%的網友持“我相信,西安的物價確實高”觀點。而市民徐懷鈺則有自己的切身感受,他說,與以前相比,今年的物價總體還算比較平穩。“豆你玩、蒜你狠、蘋什么等,這些調侃物價上漲的詼諧詞語都是前幾年應運而生的,感覺今年除了雞蛋價格有一個階段出現過快上漲以外,其它品種的價格基本波動不算很離譜。”

  西安市物價總水平漲幅可控

  網友“蟈蟈”認為,收入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家庭對市場物價實際承受能力的標尺。“個人承受能力的差異,不同收入階層的人對物價的承受能力有差異,低收入家庭的支出大部分集中在食品和水電氣等生活必需品上,而當食品類、居住類價格漲幅較高時,低收入群體會感到物價高漲,生活壓力增加。對高收入人群來說,食品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小,而他們在車輛、手機、電腦等方面的支出又多為降價趨勢,因而對價格上漲就沒有那么敏感,承受能力就更強。”

  消費物價指數,也就是官方每月發布的 CPI 數據,它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即居民日常吃的、喝的、用的價格。今年1-10月,西安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6%,較上年同期漲幅回落1.1個百分點。業內人士認為,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總體需求減弱的情況下,商品市場供過于求狀況對價格上漲壓制作用較大;上游產品價格上行壓力有限;加之政策因素的不確定性和翹尾因素影響趨于減弱,綜合各種因素分析預測,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水平仍低位運行,漲幅平穩,西安市物價總水平全年漲幅在可控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