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記者 談書

  實習生 秦世華 姆妮熱

  重慶商報訊 昨日,微博上一份“城市吃辣排行榜”引起網友“熱辣”討論,在這個城市之間的“吃辣”比拼的榜單里,重慶排名全國第五,排名前四的城市則分別是成都、長沙、貴陽、武漢。

  這份排行榜在微博上流傳開之后,僅在川渝地區的話題閱讀數就達到3萬次,單條微博的評論轉發近5000條。記者在這份榜單中看到,十大最能吃辣城市分別是成都、長沙、貴陽、武漢、重慶、南昌、北京、桂林、太原、西安。

  記者昨日了解到,這份排行榜出自“豆果美食網”,其官網上描述該網站是“發現、分享、交流美食的互動平臺,目前有1.2億用戶”。該網站市場部工作人員告訴商報記者,這份榜單是基于網站用戶反饋及網站自身積累的美食數據分析得出。在進行榜單分析時,使用了各地網友對辣椒搜索的次數、分享的菜品等數據,呈現出各地區美食發展狀況、飲食偏好等。

  對于重慶吃辣排名第五,很多本地網友都表示不服:“我表示不服,瘋狂烤翅都不在話下!”“不是吧?重慶怎么才第五,重慶不是只有火鍋辣啊,還有好多好多菜辣得不行”……

  對于這份排行榜,重慶市飲食行業協會秘書長張正雄認為,大家對榜單看過就好,不必太較真。他說,渝菜追求的是辣得有層次,在辣的程度上不爭排名。

  調查

  各地都吃辣,卻“辣么”不同

  在這份榜單中,除了川渝地區,湖南、貴州等愛吃辣的排名也很高。同是吃辣,但是各地區吃辣又有哪些不同呢?

  貴州:追求辣味純粹

  貴州省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黔菜大典》總主編吳茂釗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貴州人吃辣講究的就是一個“純”字,沒有五花八門的作料,沒有拐彎抹角的講究,直奔主題而去。

  吳茂釗介紹,貴州追求辣椒口感,也因此在制作上特別注重工藝。貴州人在種辣、做辣上自有一套,對辣椒的挑剔也不同尋常。為了避免破壞辣椒本身的味道,正宗的貴州人做辣菜極少用味精,力求將辣椒的滋味烹制到極致,獨特的“酢辣椒”也僅存于貴州。

  湖南:味在先,辣在后

  國家烹飪技師王浩宇是地道湖南人,也是很多酒店的湘菜顧問。他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稱,湘菜的辣具有很廣泛的民間基礎,湖南人從菜市場里隨便揀上幾樣原料,配上剁椒、醬椒、豆豉、肉等原料,做的湖南小炒都像模像樣。

  王浩宇說,相比于黔辣的簡單純粹、川菜的麻辣多變,湘辣可以說是鮮辣咸香,咸辣、鮮辣、酸辣都是味在先、辣在后,這也是湘菜的最大特點。

  陜西:辣和油的結合

  湖南人、四川人吃辣椒全國聞名,其實陜西人吃辣也不遜于別的地方。陜西省飲食營養協會拓展部長趙阿偉告訴商報記者,陜西人不只把吃辣當做自己的最愛,待客也離不開辣椒。

  趙阿偉說,陜西人家里一般常備辣椒粉和干辣椒,辣椒常和五香粉搭配在一起炒菜,口味香辣。另外,陜西人追求辣和油的結合,陜西有名的辣子疙瘩、油潑辣子面都是以香辣聞名。

  聲音

  渝菜麻辣之中求層次

  重慶文史愛好者肖能鑄認為,重慶愛吃辣和地域、氣候有很大關系。重慶地處山地,濕氣重,吃辣椒能除寒去濕。

  張正雄則從口味方面分析說,重慶人吃辣講究層次感,所謂“麻辣之中求層次”,說的就是重慶人對辣味的追求。從味覺上看,重慶的辣分為極辣、較辣、微辣、香辣、酸辣、清辣和鮮辣。比如極辣的代表就是火鍋,微辣的代表是回鍋肉,酸辣的代表是泡椒鳳爪,清辣的代表是小米辣拌兔丁……同樣都是辣,重慶的辣,在吃了之后還能回味。渝菜的影響力和提煉出辣椒的多種層次有很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