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西安市對70歲以上的老人有從50元到360元不等的高齡補貼,這原本是一件好事。可最近,家住大學東路的一些老人們在領取高齡補貼時卻覺得心里不舒服,這是為什么呢?

  在西安市碑林區大學東路建行家屬院,一些老人告訴記者9月初長安路街道辦在小區門口貼了通知,70歲以上了老人可以領取高齡補貼了,可在領取這筆費用時,必須得證明“自己還活著”,這讓很多人心里不舒服。

  老人家屬:就領這么點補貼,你還每次再讓去(簽字),或者到那去寫個東西,或者上門來,你再拿個報紙照個像,我覺得心里不太舒服,你像老人如果不在了,我們不會去冒領的。

  今年83歲的王阿姨身體健朗,她對這件事看得挺開,她覺得這是“心態”問題。

  王阿姨:街道辦人家就有工作人員,專門接待(高領補貼)你到那去簽一個字,證明你還好(活)著呢,代表我還健在嘛。

  記者:簽這個您還健在的東西,您能接受嗎?

  王阿姨:我能接受,因為政府辦這個事情,本來就是惠民政策。

  在碑林區長安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之前存在過老人過世后,家屬還在冒齡高齡補貼的行為,所以他們要求腿腳不便,不能親自來領取簽字的老人持當日報紙照相的行為,這么做實屬無奈。去年初,西安市老齡辦曾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高齡老人生活保健補貼發放的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高齡老人補貼的直接審核次數——即要求老人親自前往社區、村進行審核的次數由原來的一季度一次減少至一年一次。但是,這里面對于疾病纏身、行走不便的老人如何領取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其實這樣的事也其他不少地方也發生過。有網友建議,相關機構應運用現代的技術手段,比如可通過視頻電話的方式核實老人的信息。此外,相關機構還可以同殯葬、社保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既方便老人,又能嚴禁虛報冒領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