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掛號“斗?!边€需打好組合拳
實名制掛號、IP封殺等層出不窮的技術制約手段,政府以及醫院為打擊“黃牛”,可謂花招百出,但現實情況中,“黃牛黨”屢禁不絕。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黃?!眴栴},成為患者以及網友非常關心的問題。
“‘黃?!簽E的背后,都是稀缺的醫療資源以及不合理的分配。”西安市中心醫院的一位退休教授道出了根源。一方面是極為緊缺的號源,一方面是醫院醫生的滿負荷工作。雙重矛盾的交織,似乎都反映了這個老教授的觀點。
根據記者的走訪,西安兒童醫院、西安紅會醫院、西京醫院等西安大型三甲醫院,經常人滿為患,許多醫生、護士不得不超負荷工作。然而像新城區胡家廟衛生服務中心等西安一部分社區醫院卻門可羅雀。鮮明的對比說明了醫療資源分配的不合理性。
然而優質醫生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解決“黃?!眴栴}呢?國務院給出了答案——《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到2017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65%;并且要做到居民2周患病首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比例≥70%。
據了解,從今年7月份開始,陜西就已經在全省啟動實施分級診療工作。西安市衛生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西安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按照城區、郊縣醫療服務的不同特點,分兩種模式開展分級診療工作,在城區建立醫療聯合體加全科醫生制度工作模式,在郊區縣推行縣鎮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截至7月底全市新城、碑林、蓮湖、雁塔、未央、灞橋等城六區已建成15個區域醫聯體、5個??漆t聯體,涵蓋了轄區內的42所二級醫療機構和6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人口450余萬。目前,西安在各城區成立的多家醫聯體中,雙向轉診已經成為大力推行的工作。如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安市第一醫院都開辟了“綠色通道”:病人首診在社區,且社區醫生無法治療時,可由醫生開具轉診單,通過電話聯系,免預約、掛號和排隊,優先進入醫院看病治療。
記者從西安市雁塔區衛生局統計的數據中看到,自成立醫聯體以來,從3月9日至7月底,雁塔區全部社區接診患者86539人次,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量較去年同期平均增長56.62%。
“導致‘號販子’猖獗的根本誘因,還在于專家號源緊缺的社會現實,只有擴大和滿足人們對優質醫療資源的有效供給,才能從根本上消滅倒號牟利的就醫市場?!辟Y深時事評論員張玉勝坦言,這不僅需要培育更多醫有所長的各類專家人才,也需要引導和矯正人們過度迷信和依賴“專家”的就醫思維,更有賴于以推行“分級診療制度”為主要內容的深化醫改,只有切實提升基層醫院的診療服務能力,真正實現上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才有望為倒賣號源的“老大難”釜底抽薪。
(編輯:wsx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