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改變不文明行為并非易事
西安國旅的一名導游告訴記者,他在帶出境游的團隊時,曾遇到過在著名景區攀折花卉、隨地解手,入境時因為拒絕丟棄打火機并將其藏在內褲中,而被境外監管機構請去保安室的“奇葩”旅客。對于這些團體游旅客的不文明行為,他們只能提醒與勸導。因為旅客是旅行社的服務對象,他們也無更好的辦法解決。
在大雁塔北廣場的公共洗手間,記者看到母嬰室和殘疾人洗手間的門被鎖著。負責洗手間清潔衛生的阿姨告訴記者,平時母嬰室和殘疾人洗手間是要求上鎖的,如需使用要和負責衛生的人員聯系開門。因為之前沒有上鎖,許多人不僅隨意使用,而且會損壞室內的設施。前幾天就有一個游客在使用殘疾人洗手間后,無故按響了緊急報警鈴,導致了一場虛驚。所以景區即使配備了特殊人群設施,也不敢隨意開放使用。
而從游客的角度來說,有時也是無可奈何,市民李女士說,好幾次帶孩子出游時,孩子突然著急上廁所,卻到處找不到,只能讓孩子就地解決。而在一些知名旅游文化小吃街,琳瑯滿目、品種各異的美味小吃讓游客大飽口福,一路走一路吃,但垃圾箱的數量卻遠遠不夠,找不到地方丟垃圾的游客們就把竹簽、包裝袋等隨手丟棄,于是經常能看到這些小吃街上垃圾遍地的場景。
應對:實際執行中依然存在難題
2015年4月6日,國家旅游局發布實施了《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辦法中規定,游客在旅游活動中:“1、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舶、航空器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2、破壞公共環境衛生、公共設施;3、違反旅游目的地社會風俗、民族生活習慣;4、損毀、破壞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跡;5、參與賭博、色情活動;6、嚴重擾亂旅游秩序的其他情形?!边@六種行為要受到行政處罰,法院判決承擔責任,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的行為,將被“記錄在案”。該《辦法》被旅游業內稱為“游客黑名單”,一旦被列入“游客黑名單”,游客不良信息將保存一至兩年,將會影響到游客再次旅游,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出境、銀行信貸等。
目前國家旅游局共公布了8名游客的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分別是“亞航潑水門”中的2名當事者、昆明機場強行打開應急艙門的1名當事者,攀爬紅軍雕塑的1名游客以及因為航班延誤在泰國機場鬧事的4名游客。這些人的做法,是不文明行為者中的滄海一粟,許多不文明行為甚至常見到了連監管人員都“習以為?!?。
游客的各種不文明習慣不是一日形成的,要徹底改變也不能一蹴而就。在采訪中一位景區工作人員向記者訴苦,有些游客不遵守景區規定,他們除了勸告、制止之外也沒有其他辦法,說得重了就會引發矛盾,甚至引“火”上身,在這方面景區管理人員和導游是弱勢群體。如何既能有效規范游客行為又不觸犯游客權益,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難事。
如果監管的法規無法應用到實際狀況中,立法定規的初衷就無法實現,那么既定的法律法規,怎么樣才能對游客的不文明行為起到約束作用,旅游業又該如何應對和處理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呢?
專家建議:建立長效機制 多方共同努力
旅游學博士程圩說,目前我國大眾游還處于初級階段,游客出游仍處于“炫耀型”消費,有一種“我花了錢就要隨心所欲”的心理,此外違法成本過低,行為約束基本靠自覺自律,也是不文明旅游行為滋生的原因。要根絕這種現象,需要建立三大機制,制度約束機制,即規定旅行社在與游客簽訂合同時,要將不文明旅游行為納入合同條款,加大違法成本,告知游客不文明行為的危害性,對游客形成約束;國家要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將有嚴重不文明行為的游客情況通過信息平臺共享;激勵與處罰機制,對游客好的行為加以獎勵,不文明行為加以處罰。國家、旅行社、經營方、游客等多方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旅游氛圍。
留德博士、陜西科技大學教師賀嶺說,前幾天新聞報道,有一位中國大媽在國際航班上脫鞋,將腳搭在前排座位,空姐沒加勸說,僅表示了無奈。文明行為,只有在嚴格自律的前提下,才能達到個體的自覺規范和素質的不斷提高。與其讓輿論和大眾指責游客的不文明行為,我們更應該做的事情是告訴他們該怎樣做,必須這么做。
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檔案,對游客不文明行為的記錄不是目的,而是促進游客的文明意識、責任意識廣泛提高的一種手段,對游客的不文明行為起到約束作用。其實,無論是法律法規的制約,還是警示牌、提示語的提醒,都僅是從客觀上約束游客的行為。而文明旅游行為的形成,更要靠自律,靠文化的自覺。只有從意識和認識上自覺自律文明道德,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不文明的旅游行為。
文明旅游關乎國家形象,關乎中華文明,絕不是小事。全社會都要認真行動起來,樹立全民文明旅游新形象,文明行為從我做起人人有責。構筑文明社會邀你同行。
?。ū緢笥浾?柏樺 曹瑞 李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