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閱讀】

  國家發改委派員來陜介入調查車檢漲價

  知情人稱,漲價前至少開過兩次會,曾以為“法不責眾”

  專家認為,車檢漲價事件,為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提供了范本價值

  律師向國家發改委發函提“三問”,如何避免市場定價中的壟斷現象?

  評論:車檢串通漲價不能一罰了之

  陜西32家機動車檢測站漲價一事引發關注,其中西安27家此前全部漲價。記者了解到,目前西安已至少有18家檢測站降回到原來的180元,僅有個別檢測站仍在380元以上。

  記者1月5日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國家發改委已派員到陜西介入調查此事,對此次陜西32家機動車檢測企業涉嫌達成并實施橫向壟斷協議案件,提供指導性建議和意見。

  2015年12月30日,省物價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陜西省機動車檢測企業涉嫌價格壟斷案件調查情況。省物價局認定,由陜西省機動車輛檢測協會西安分會組織的32家機動車檢測企業,涉嫌達成并實施橫向壟斷協議。

  經查證,陜西省機動車輛檢測協會西安分會組織此次漲價,其中涉及西安27家、商洛3家、楊凌2家機動車檢測企業間進行價格協商、串通漲價、達成并實施價格壟斷協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規定,上述32家機動車檢測企業涉嫌達成并實施橫向壟斷協議。

  省物價局反價格壟斷局負責人表示,按照國家發改委授權省物價局對反壟斷調查的程序,需要省物價局將取得的證據鏈上報國家發改委備案、報批。目前該局已經將相關證據上報國家發改委,等待批復后再做進一步調查處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價格法》及《反價格壟斷規定》和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對反價格壟斷案件查處的相關要求,對這些企業的處罰額度是以立案當日起向前推一年時間,處以營業總額度的1%-10%罰款。

  目前,國家發改委已派員到陜西介入調查,將會同陜西省物價局在如何處罰、處罰額度等方面,提供政策依據和參考以及指導性建議和意見。針對此事,記者致函陜西省物價局辦公室,但截至發稿時未得到回應。

  >>名詞解釋

  壟斷協議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經營者(包括行業協會、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達成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為。壟斷協議分為橫向壟斷協議與縱向壟斷協議。

  所謂橫向壟斷協議,是指具有競爭關系經營者之間達成的壟斷協議。橫向壟斷協議包括:實施固定價格、限制產量、劃分市場、限制購買或開發、聯合抵制其他競爭對手等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

  深喉爆料

  漲價前至少開過兩次會 曾以為“法不責眾”

  “如果不是媒體的持續報道,引起高層注意和社會強烈反彈,這次漲價肯定是漲成了,只不過是漲多少的問題。”2015年12月30日,在陜西省物價局首次對外公布并確認32家機動車檢測企業涉嫌達成并實施橫向壟斷協議的消息后,一檢測站負責人在記者承諾不爆出其姓名的前提下,講述了本次漲價風波的始末。

  去年11月初就商議如何漲價

  “2015年11月初,也就是2015年11月15日新的《陜西省定價目錄》出爐之前,大家得到消息后,就有了漲價的想法!”2016年1月2日下午,在西安高新區一酒店茶餐廳,記者通過多重朋友關系,見到了西安一檢測站負責人X先生。他向記者講述了本次機動車檢測集體漲價不為人知的幕后消息。

  X先生稱,當時提前獲悉《陜西省定價目錄》中將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收費項目歸入市場調節、實行企業自主定價的消息后,幾個檢測站負責人通過電話就開始商討如何漲以及漲多少的問題。

  開會通氣 確定漲價幅度和時間

  據另一知情人說,西安27家機動車檢測企業集體漲價前,至少開過兩次會。

  2015年11月25日,陜西省機動車輛檢測協會西安分會組織27家汽車檢測企業開了一次會,會上對一些新的檢測設備進行討論后,有人提出檢測費漲價的建議,少數人進行了回應。協會還提到10萬元自律保證金的問題,希望用自律保證金對全市的檢測企業進行約束。

  2015年12月4日,協會組織汽車檢測企業又開了一次會,有企業再次提到政府放開價格之后如何定價,當時還讓協會給個最高限價。會議結束后,有企業提出漲后的價格為380元左右,然后部分企業之間進行了交流,初步定為這個價格,并約定2015年12月21日前后統一漲價。為了避免串通的嫌疑,還專門提出,各企業可以在380元的基礎上多個5元或者10元。

  2015年12月21日,部分車檢企業開始執行380元的小車檢測價格,之后3天時間,剩余的車檢企業全部漲價。

  2013年漲價太順 對時機有誤判

  “要說這次漲價的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2013年陜西省機動車檢驗收費標準聽證會召開得比較成功,當時25名參與聽證會的人員中,僅有2人明確表態不贊成漲價,其他代表大多數表示,漲價可以接受。所以這次在商討是否漲價時,讓很多人信心爆棚,覺得政府定價時都能漲價,現在價格放開了漲價成功的幾率是百分之百。”X先生稱,2013年當時也有質疑聲,但到年底了檢車扎堆,很快大家的注意力又跑到如何不再排隊檢車的問題上。

  他稱,現在幾個人回想失利的原因,認為是對漲價時機和媒體報道有所誤判。

  開始預計小車檢測至少能漲100元

  針對記者問及當日誰牽頭、在哪里開會以及如何制定漲價協議聯盟的問題,X先生予以回避。他稱,現在牽扯到物價部門對此事的責任認定和處罰界定,實在不方便透露。

  對于車檢費一次性漲200元,他稱,當時大家合計著如果市民反應過于強烈,會適當將價格降下來,至少能漲100元。雖然省物價局在去年12月18日開了告誡會,但大家認為,機動車檢測費執行市場調節價后,漲價的不僅是西安,還有省內其他地市,“法不責眾”。

  2015年12月30日,陜西省物價局反價格壟斷分局通報稱,12月21日起西安地區汽車檢測企業相繼漲價,且價格上漲幅度和時間節點高度統一,經調查取證,32家機動車檢測企業涉嫌達成并實施橫向壟斷協議。

  “媒體報道讓車檢企業很恐慌”

  “漲價時也曾預判媒體關注度會很高,在去年12月21日省內媒體報道后,大家還是有些壓力。但第二天跟進的媒體就少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氣,畢竟輿論對公眾方向性的引導至關重要。”X先生稱,但沒有人想到媒體會這樣持續關注,而且報道越來越深入,讓不少車檢企業老板很恐慌。

  X先生稱,一些汽車檢測企業法人代表和股東之間的關聯,以及協會與各企業之間《履約保證金的繳納、管理辦法》證據的曝光,對這次組織漲價的幾個人打擊很大,本來32家汽車檢測企業是既得利益者,可這么隱秘的資料被拋出,媒體持續報道也引起省、市有關領導關注,再加上車主觀望,車檢企業門可羅雀,本就是競爭對手的車檢企業聯手漲價的陣營已然崩塌。

  “希望大家能善待這個行業”

  針對記者問起汽車檢測企業之間法人代表和股東之間的關聯,是否有公職人員或者其家屬參與其中的問題,X先生也不愿透露。

  他稱,雖然這個行業中有諸多的不是,還是希望大家能善待這個行業。因為地段、人脈等資源不同,不是所有的檢測站都賺得盆滿缽滿,也有不少因經營等原因虧損的。這次選擇集體漲價也與人員工資、土地租金等上漲有很大關系。

  2013年聯合漲價的前前后后

  2013年3月28日,西安市25家機動車檢測機構的代表聯合召開發布會稱,從當年4月1日起,機動車檢測收費標準將執行新標準,小型汽車由原來的100元調整至260元;貨車、客車由原來的100元調整至300元。發布會發言人稱此次價格調整經西安市25家車檢機構論證,蓋章確認。當時,西安車檢執行2005年由陜西省財政廳、省物價局聯合制定的標準,即每輛小車100元/次。發布會上,檢測機構代表表示,8年多來,全市檢測機構普遍處于虧損狀態,已難以為繼。

  當日,陜西省物價局表態稱:機動車檢測收費屬于政府定價,企業不能私下調整,聯合漲價是非法的,物價部門決不能讓企業漲價。2013年3月29日,檢測站和物價局當面交涉未果,車檢機構稱將堅持于4月1日漲價,而物價部門再次申明,如果堅持非法漲價,物價部門將進行嚴厲處罰。作為行業主管部門的省質監局也介入此事,并約談企業代表,要求停止私自漲價。

  2013年3月31日,省物價局重申:機動車檢測費屬政府定價,經營者無權擅自調價。至此,車檢機構聯合漲價暫告一段落。

  2013年10月下旬,陜西省物價局網站貼出公示,將召開機動車檢測收費標準價格聽證會。11月8日,聽證會舉行,擬將陜西省含“怠速法”檢測尾氣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收費標準由每車次100元調整為130元,不含“怠速法”檢測尾氣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收費標準由每車次84元調整為110元,提高幅度均為30%。20多名聽證會參加人發表了意見和建議,大部分參加人同意調價,但是認為一次性提高30%有些高。

  2014年1月3日,省物價局公布新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收費標準:即采用簡易工況法檢測尾氣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收費標準為小型汽車每車次180元、中型汽車每車次190元、重型汽車每車次205元。該收費標準為最高收費標準,檢驗機構可根據實際情況下浮。檢驗機構要嚴格執行上述各項收費政策,不得擅自突破最高收費標準。

  毋庸置疑,不管是“逼宮”也好,還是“苦諫”也罷,盡管沒有立刻成功,但西安車檢機構2013年策劃的漲價在歷經半年多后,最終還是實現了。從這個過程我們不難看出,行為和程序的合法至關重要。

  省質監局工作人員:與省檢測協會已剝離關系

  在西安車檢機構本次漲價過程中,記者拿到了一份《履約保證金的繳納、使用監管辦法》,辦法中不僅有“最低市場執行價”的表述,還有明確的處罰規定。出具這份管理辦法的是一個叫“陜西省機動車輛檢測協會西安分會”的單位。

  陜西省機動車輛檢測協會西安分會到底是個什么性質的單位?質監部門對于檢測站如何監管?就這些問題,記者在2015年12月25日、12月30日連續兩次按照陜西省質監局工作人員要求填寫了采訪提綱,但這位工作人員只表示,陜西省質監局與陜西省機動車輛檢測協會之間的關系已經剝離。對于其他問題至今尚未給出答復。

  (編輯:wsx0184)

  也就是說,從2015年11月15號起,陜西省機動車檢測費開始實行市場調節定價。然而,讓許多人始料未及的是,新修訂的定價目錄剛剛公布,12月17日西安市兩家車檢企業應聲而漲,費用由原來政府定價的每車180元統一漲到380元左右。12月18號,就車主和媒體的質疑,陜西省物價局召集西安市機動車檢測企業負責人進行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會。

  陜西省物價局收費管理處工作人員楊永太:不得有相互串通漲價,操縱市場價格,價格欺詐等價格違法行為,不得利用優勢地位,強制服務強制收費,或只收費不服務,少服務多收費。

  可是,讓人料想不到的是:告誡會召開3天之后,從12月21號開始,西安市又有10多家機動車檢站漲價。隨后一周之內,西安市的27家機動車檢測站陸續完成漲價,小汽車的檢測費基本上都由原來的180元漲到了380元左右。對于為什么漲價,車檢企業的理由是他們一直在虧本經營。

  西安市某機動車檢測企業負責人:我們成本核算,檢測一輛車都在420元以上了,但是由于我們考慮到,市場的消費接受能力,車主的接受能力,所以就暫時調到380元。

  陜西恒正汽車檢測有限公司行政總監白玉忠:通過成本核算,從上個月的22號,開始漲價的,漲到386元。

  然而,面對這樣的漲價,西安的車主紛紛質疑這是相互串通漲價。

  西安市民:它漲得有些太高,漲得太快,我感覺不合適,估計它這幾家有些壟斷行為吧。

  西安市民:漲得有些離譜,作為我們來講,接受不了。

  西安市民:我懷疑他們是串通的,因為西安市27家,同時漲價。

  面對串通漲價的質疑,機動車檢測企業的回應是:從來沒有串通。

  陜西省汽車檢測站站長程道虎:我們參考它的價格,參考我們的成本核算,以及參考咱們周圍省份價格,我們來定的,有這市場能經營下去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