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隨著西安地鐵五號線施工全面啟動,一直備受西安市民關注的友誼路上的法國梧桐,也開始正式搬家了。那么這次一共有多少大樹需要搬家,他們是如何被移走的,今后這條西安市民心中的“最美林蔭路”還能重現嗎?

  西安市友誼路長約7公里,道路兩旁相隔7米左右就種植有一顆法國梧桐。由于這些法桐樹齡長、樹冠大,每到夏天綠樹成蔭,被市民稱為“西安最美的林蔭大道”。但是隨著西安地鐵五號線的動工,地鐵沿線友誼路上的一些行道樹,不得不暫時“搬家”。今天(1月23日)上午記者在友誼路靠近長安南路處看到,西安市城市管理局綠化養護管理處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施工。工作人員說,21號他們就開始為法桐修剪樹枝,做“搬家”前的準備工作,22號開始正式分段進行移植。

  西安市城市管理局綠化養護管理處呂廣鋒:“友誼路全線移植448顆,這個南稍門站總共是27棵樹,一棵樹三個工人挖需用2天,計劃是(周末)2天時間先移10棵。”

  呂廣鋒說樹木移植需要分步驟進行,除了前期修剪樹枝等準備工作,他們現在進行的是移除的一步:將樹根和周圍的泥土挖成一個“土球”。

  西安市城市管理局綠化養護管理處呂廣鋒:“第一個階段就是根據這個樹的大小不同去挖這個土球,比如說(樹干直徑)15公分,就可以挖(直徑)1米2的土球,(樹干直徑)20(公分)的就可以挖到一米七八兩米的土球左右,第二個階段就要用這個麻繩、竹板把這個土球包好以后,第三個階段就是用吊車把這個吊走,送到苗圃栽植。”

  施工現場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挖“土球”其實也可以用機械進行,但是為了減小對樹根的傷害,他們都是用人工作業。

  西安市城市管理局綠化養護管理處辛勇衛:“人工挖比那個機械挖能好一點,就是盡量不破壞樹的根支根系,保證樹的成活率能高一點。”

  隨后,記者在行道樹管理所見到了22號從友誼路上移走的兩棵法桐。工作人員說,受降雪天氣影響,它們暫時在這里過渡一下,很快會被移植到苗圃里培育。而為了保證他們的存活,當初修剪的樹枝正好派上用場。

  西安市城市管理局綠化養護管理處行道樹管理所郝紅軍:“移植前把樹枝砍下來,拿這個粉碎機粉成鋸末,后期當肥料使用。”

  據了解,被移至苗圃培育的法桐在地鐵修建完工后,還會重新被移回。而且每棵需要移植的樹上都有標號,日后會盡量保證“原坑栽原樹”。因此正在“搬家”的法桐和大伙只是暫別,日后還會繼續裝點“最美林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