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事件海水表面溫度距平分布圖厄爾尼諾事件海水表面溫度距平分布圖

  西部網訊(記者 秦振)“我們正經歷1951年以來最嚴重的厄爾尼諾現象,根據以往經驗在其結束的年份,陜西多會發生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因此今年陜西應該做好各項應急預案,迎接可能到來的極端天氣。”今天(3月29日)在陜西省氣象局有關“厄爾尼諾”的通報會上,省局減災處處長段昌輝說到。

  歷史最強“厄爾尼諾”5月衰退 影響陜西

  監測顯示,從2014年9月開始的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已超過1997/1998年和1982/1983年兩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成為1951年以來最強的厄爾尼諾事件。

  預計其后續影響將持續加強,引發各類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風險不斷增大,極可能導致今夏我國南方地區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并可能引發陜西中南部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北部出現干旱。

  最新監測顯示,從2014年9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已于2015年11月達到峰值(海溫強度2.9℃),已持續18個月,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累計較常年偏高達26.9℃。

  從其生命史、累計強度和峰值強度3個關鍵指標評估,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已超過歷史上1997/1998年和1982/1983年兩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已經成為1951年有觀測以來最強的厄爾尼諾事件。

  據段昌輝介紹,預計,本次厄爾尼諾事件將在今年5月衰減結束,其后續影響將持續加劇,并可能引發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厄爾尼諾”早已顯現 陜西去年暴雨多發

  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表面溫度再創新高,為有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一年。今年1月北極氣溫曾上升到0℃以上。美國東部地區許多城市圣誕節氣溫打破了同期最高氣溫記錄,隨后產生暖冷急轉。

  在去年12月美國南部遭遇暴雨襲擊。非洲的南非、埃塞俄比亞等國已出現嚴重干旱,泰國、越南遭遇嚴重干旱,湄公河水位降至1926年以來最低。南美洲中部遭遇數十年來最強降雨,多國發生嚴重水災。英國遭遇了近二十年來最嚴重的洪澇災害。

  據陜西省氣候中心正研級高工田武文介紹,去年入秋以后,我國南方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2015年11月廣西、湖南和江西等地出現罕見“冬汛”。

  “剛過去的冬季,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超過5成。1月下旬我國遭遇大范圍強寒潮雨雪冰凍天氣,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四川等19個省(區、市)82個縣市跌破最低氣溫歷史極值。”田武文表示,3月21日廣東多地出現大暴雨,我國華南較常年提早16天進入前汛期,較2015年提早45天進入前汛期,為近7年最早。

  而從陜西來看,2015年4月1日出現了春季最早區域性暴雨。6月下旬漢中、安康等地發生多次暴雨洪澇并致多人死傷。7月18日子洲及8月2日長安等地突發嚴重暴雨山洪致多人死亡。2016年1月下旬強寒潮天氣致全省8區(縣)最低氣溫跌破歷史極值,8區(縣)最低氣溫逼近歷史極值。田武文認為這些現象都是“厄爾尼諾”的直接表現。

  今年陜西氣候年景整體偏差 易形成“南澇北旱”

  田武文認為,歷史分析發現,厄爾尼諾事件發生當年,陜西冬季易出現暖冬,并引發嚴重干旱,厄爾尼諾事件結束年的夏季我省總體為南澇北旱格局,特別我省中南部極易出現嚴重暴雨洪澇災害。

  “本次歷史強厄爾尼諾事件與1982/1983年、1997/1998年兩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極為相似,且強度超過了前兩次,預計其后續影響將更為嚴重。”田武文說到。

  據陜西省氣候中心預測,2016年全省氣候年景總體偏差,汛期(5~10月)全省降水總體偏多,關中、陜南降水偏多1~5成,關中西部和陜南西部偏多3~5成。

  其中,7月上中旬為關中、陜南多雨時段,9月中旬至下旬關中、陜南有秋淋。汛期平均氣溫除關中西部和陜南西部偏低0~1℃外,全省大部地區氣溫偏高0~1℃左右,其中8月上中旬關中、陜南有15天左右的伏旱。

  總體來看,今年汛期陜西總體為南澇北旱格局,關中、陜南極可能發生嚴重暴雨洪澇災害,需提早做好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