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總比問題多
西安市秦嶺辦工作人員介紹說,今年西安市將重點營造人人參與護綠秦嶺的濃厚氛圍,沿山農家樂的垃圾集中收集處置率要達到90%以上。
據悉,市秦嶺辦將結合環山路綠化景觀提升工程,對環山路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沿山村莊垃圾集中收集處置數量達50%以上,實現垃圾集中收集處置的農家樂達90%以上。完善基礎設施,圍繞環山路周邊、重點峪口、深山區驢友線路建設垃圾集中收集設施50處,配置垃圾箱1000個,建設生態公廁80座。
對于農家樂污水處理問題,環保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上王村的污水、垃圾治理得好,跟農家樂集中、連片、成規模有很大關系。但對于星羅棋布在沿山、沿河的分散農家樂,建設污水處理廠、建設地下管網,顯然是不現實的。將漫山遍野都聯通上地下管網,這將高達天價的建設成本就足以讓所有人望而卻步。”
據介紹,保護飲用水源的水質不受污染,最好的方法是把在飲用水源頭的生活污水全部接到水廠取水口下游,建集中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放。但鑒于農家樂多處于距離城市較遠的鄉村,周圍沒有市政管網,所以農家樂污水需要就地分散處理。目前,國內常見的處理工藝主要有人工濕地處理系統、地下土壤滲濾凈化系統、好氧生物處理系統。
人工濕地處理系統就是目前上王村采用的治污技術,其原理是將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經常處于飽和狀態、生長有像蘆葦、香蒲等沼澤生植物的土地上,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微生物的作用,并經過多層過濾,來達到降解污染、凈化水質的目的,它是一種充分利用地下人工介質中棲息的植物、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介質所具有的物理、化學特性,將污水凈化的天然與人工處理相結合的復合工藝。
地下土壤滲濾凈化系統,則適用于分散的幾戶或十幾戶集中的農家樂。是一種基于自然生態原理,予以工程化、實用化而創造出的一種新型小規模污水凈化工藝技術,是將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經一定構造、距地面約50cm深和具有良好擴散性能的土層中。投配污水緩慢通過布水管周圍的碎石和砂層,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層中擴散。表層土壤中有大量微生物,作物根區處于好氧狀態,污水中的污染物質被過濾、吸附、降解。其工藝特點是操作簡單,運行費用低,但是處理規模較小,受氣溫影響較大。
好氧生物處理系統是農家樂污水處理中常用的一種處理技術。這種方法是通過風機等設備給污水輸氧,培養生物菌種和微生物,通過菌種和微生物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分解為無污染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質,少部分合成為細胞物質,促使微生物增長,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使污水得以凈化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