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縣積極推進
繼高陵、華縣、橫山獲批設區后,我省目前還有西安市戶縣、延安市安塞縣、寶雞市鳳翔縣、漢中市南鄭縣、商洛市洛南縣在積極推進撤縣設區。
“撤 縣設區是有條件的,而且有嚴格的程序,必須經省、市政府同意,最后經過民政部和國務院同意,經實地考察方能批準。”渭南市華州區民政局副局長王懷欣說。目 前撤縣設區,主要依靠國務院批轉民政部1993年38號文件《關于調整設市標準的報告》,由于近十多年來經濟發展速度很快,各地撤縣設區的申請越來越多, 為了適應形勢發展,民政部出臺了一個《市轄區設置標準》(征求意見稿),允許直轄市和地級市設立市轄區,其中市區總人口在300萬人以上的城市,平均每 60萬人可設立1個市轄區。最小的市轄區人口不得少于2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不得少于10萬人。對于中心城市郊縣(縣級市)改設市轄區,須該縣(市)就 業人口中從事非農業人口不得低于70%;第二、三產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75%以上。改設市轄區的縣(市),全縣(市)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 入不得低于上一年本市市轄區對應指標的平均水平。
因為標準提出較早,面對近幾年來,我國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周圍的郊縣改區較多,而且有不 斷增長的勢頭,有業內人士建議說:對于縣改區,要從市轄區調整入手,本著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環境的改善和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提 高的原則進行。我國地域遼闊,各大城市之間以及單個城市內部城區之間在區位、規模、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特色等方面有較大差異,因此不能相互效仿、一哄而 起。要從本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調查研究,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合理調整大中城市市區行政區劃,從嚴控制縣改區,防止大中城市市區范圍不合理地盲目擴 大。
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在城鎮化的大背景下,做強縣區,聚集資源,對于一個地方的發展還是有著較大的積極作用。“由縣到區,當然不一 定全是好處,但從大的方面看,從以農業和農村為主的區域,向以工業和服務業推進的城市發展,標準提高了,發展的動能和后勁自然就更足了。”陜西省社科院農 村研究所所長王健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