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彥剛)“為啥地鐵每站間的行車距離不一樣,有的長有的短,而公交車在城市內的每站的距離大體相當(1公里左右),地鐵站點是依照什么設計的?”西安地鐵開通近5年了,每天從會展中心乘地鐵“掐點”到鳳城二路上班的西安市民許女士,細致觀察后昨天向記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昨天記者帶著這一問題向地鐵公司專業人員尋求答案。

  “我們的乘客觀察細致,的確西安地鐵每站間的間距是不一樣的,有長有短?”對于許女士提出的問題,地鐵公司工作人員給出了肯定的回答。他們告訴記者,目前西安地鐵開通運營的一號線(一期工程)和二號線,共設了39個車站,其中一號線19個,二號線21個(其中北大街一號線和二號線共用換乘站)。其中一號線行車最短的區間在朝陽門至康復路之間,只有915米,最長的區間在三橋至氵皂河區間,長達2072米,而二號線航天城至韋曲南區間長達1798.21米,是二號線最長的區間,二號線最短的南梢門至體育場區間僅有869米。

  西安地鐵工作人員說,西安地鐵站點區間設置最長最短在國內還不是僅限,最近上海地鐵公布,地鐵16號線的惠南東至書院區間長度超過10公里,成為了上海地鐵線網最長區間。而上海2號線上海路到新街口只有745米。

  西安地鐵工作專業人員介紹說,一條地鐵線路站點的定位選擇,主要綜合考慮站點所在位置的長期客流狀況、城市規劃發展、各類交通工具的接駁,以及站點位置的地質狀況和地面建筑等情況,依照相關建設標準,在反復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確定的。

  通常情況下,依照客流和人口分布,城市建成及繁華區站點之間的距離相對較短,而城市郊區甚至未建成區,站點之間的距離相對就較長。

  即使地鐵站間距在1公里之上,地鐵獨特的運行方式決定了同樣距離它的運輸時間比地面交通要少得多,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分流地面道路交通客流,緩解地面交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