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安排,3月上、中旬,省委督查室和省扶貧辦牽頭,省民政廳、省統計局、省殘聯、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等部門參與,陜西日報社和省廣播電視臺協助,組成10個督查組,由廳級干部帶隊,對全省10個市的貧困戶精準識別情況開展了明察暗訪專項督查。督查組隨機抽查了36個縣(區)的109個鎮,隨機深入走訪了312個貧困村的2265家貧困戶、993家非貧困戶、1329家2014—2015年度脫貧戶,占全省貧困村的3.5%以上。召開各種座談會360次,入戶詢問填寫調查問卷5087份。
從督查情況看,各市、縣(區)都能堅持把精準識別建檔立卡作為脫貧攻堅的“第一戰役”來打,健全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嚴格工作程序,嚴把識別標準,強化督查問責,層層夯實責任,緊密結合實際,創新方式方法,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受到貧困地區絕大多數群眾的肯定,為精準扶貧脫貧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調查問卷統計顯示,貧困群眾對貧困戶識別的認可率為97.6%,非貧困戶對貧困戶識別的認可率為92.4%,已脫貧戶對自身脫貧的認可率為91.3%,貧困戶和貧困村對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滿意率分別為91.5%和88.7%。但少數地方貧困戶識別還沒有做到百分之百精準,有的地方駐村干部幫扶和扶貧政策宣傳還存在一些不足。
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抓好脫貧攻堅精準識別工作,對建檔立卡情況開展回頭望,健全完善臺賬信息,在“精準”上下真功夫,嚴把審核復審觀,確保精準扶貧脫貧不錯一戶一人、不漏一戶一人。要進一步加強“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隊伍建設,根據村情需要選人派人,加強對駐村工作隊隊員和“第一書記”的培訓,不斷提升他們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切實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的問題。建立健全激勵獎懲機制,認真執行駐村的各項規定,堅決糾正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扎不住、住不下、走馬觀花的問題。要進一步落實“一村一策、一戶一法”措施,堅持“縣負總責、部門聯動、鄉鎮主體、村為重點、工作到組、扶貧到戶、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堅持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形成到村到戶的具體方案。要把幫扶措施與貧困戶現有條件能力有機結合起來,既考慮精準脫貧又著眼長遠增收,實現貧困人口真正脫貧、穩定致富。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及時將扶貧政策、措施、項目、資金等細化到位,落實到位,為精準扶貧脫貧工作開展創造條件。要進一步完善因病致貧返貧醫療救助保障體系,有關部門要落實好已有政策,有效遏制和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要進一步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建立督促檢查長效機制,針對每一階段的重點內容、關鍵節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定期不定期督促檢查,及時發現問題、通報情況、責令整改,對貧困戶識別情況和整改結果以適當形式向社會和媒體公開,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記者 劉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