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這個牌照是誰發(fā)的?”

  魚化寨村交通整治辦公室工作人員梅隨鎖:“牌照是我們發(fā)的。”

  記者:“就你們協(xié)會發(fā)的?”

  魚化寨村交通整治辦公室工作人員梅隨鎖:“嗯,這是我們協(xié)會自己做的。”

  隨后,記者在一份魚化寨村2015年8月發(fā)布的“關于魚斗路魚化街道段道路交通整治的通告”上看到:由于觀光電瓶車和三輪電瓶車的無序運 行,造成交通混亂,駐地20余萬群眾出行受到嚴重影響,使得120急救車、110警車、119消防車在遇到緊急情況后都無法通行,危重病人不能及時得到救 治。原先的405路、721路等線路車已被迫改道營運。

  記者:“那依據(jù)現(xiàn)在這個現(xiàn)狀再回頭看你引入觀光車這個項目,你覺得你是?”

  魚化寨村交通整治辦公室工作人員梅隨鎖:“我跟你說實話,當時說實話是個好事情,公交車跟不上,當時魚化寨住了二三十萬人呢,公交車跟不上,把人送到路口是個好事情,最后車太多了。”

  記者:“從實際的運行情況來看,這些人對電瓶車進行收費,電瓶車為了賺足這個費用之外再去爭取利益,這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助長了電瓶車去多拉快跑?”

  魚化寨村村委會副書記張軍:“那肯定的嘛。那經(jīng)營就要多拉快跑。”

  記者:“那你們還一直允許這種現(xiàn)象存在?”

  魚化寨村村委會副書記張軍:“那你沒辦法,取締不了。咱給市上,給市人大提建議,給政府提建議,取締不了。我曾經(jīng)我作為人大代表,給人家提過這個建議。”

  記者在街道上遇到了正在執(zhí)勤的西安交警高新大隊丈八中隊的民警。交警告訴記者,按照規(guī)定,這些電瓶車上路行駛,都是違法的。

  西安交警高新大隊丈八中隊交警:“他們負責里面,我們負責外面。”

  記者:“就是你們負責他們不許出這個村子?”

  西安交警高新大隊丈八中隊交警:“對。”

  記者:“一旦上了這個機動車道就不行?”

  西安交警高新大隊丈八中隊交警:“那個車存在安全隱患呢對不對?保險啥都沒有。上路就扣,根本就不允許它上主干道。而且咱警力有限嘛,晚高峰我們主要是疏導。”

  不可否認的一點,這些電瓶車從引入到至今,在村子里對于解決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確實有過積極的一面。

  但是,為何一個出發(fā)點原本是好的事物,發(fā)展成了如今的這個模樣了呢?

  記者離開時看到,原本因為西安市開展交通環(huán)境大檢查而上崗執(zhí)勤的魚化寨街道辦統(tǒng)一建設管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正和電瓶車司機,坐在電瓶車上聊著天,因為電瓶 車集中停放,街道變得很狹窄,看到記者拍攝,這些人迅速散去,原本擁擠的街道,又變得寬敞了許多。只是不知道,這樣的場景還要再上演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