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許夢婷

  五一小長假,家住四川的李偉帶著父母來到西安旅游,談到這次旅游體驗,他向記者說道,“我們去了兵馬俑、華山、大唐芙蓉園等景區,都挺好看的,也很震撼;但兵馬俑的門票一人150元,華山180元,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景區,一家人光門票就花了近2000元,還是太貴了,感覺有些不值。像北京故宮成人票才60元,其他景點就更便宜了,只需要一二十元。”

  現如今,旅游已經成為都市人必不可少的生活調劑,但對于國內游客而言,較高的門票價格是繞不過去的門檻。近期,中國旅游研究院和攜程旅行網發布的報告顯示,從國內旅游來看,門票支出占旅游消費比例較大,達到21.92%,隨后才是交通、購物、餐飲、住宿和文化娛樂。

   1 門票貴成為旅游主要負擔

  事實上,與李偉有著相似看法的游客不在少數,“以前是學生時候,出去旅游還能買到學生票,等到畢業之后徹底沒錢‘游’了。”提起旅游,西安女白領劉麗頗有微詞,“在有些景區,門票只是進門的價格,里面一些真正有典故的景點還要再次收費,如果想要深度游覽,可能還需要花費租導游的錢,整體算下來遠遠超過門票價格。”

  現如今,門票偏貴已經成為國內景區的普遍現象。根據此前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國內136家5A級景區中,目前免費或部分免費的僅有9家,近半數門票價格過百元,有26家達到或超過了200元。記者通過統計也發現,陜西的兵馬俑、華清池、華山以及法門寺等景區的門票均已超過百元,即便是一些景區在旅游淡旺季執行不同的收費標準,價格也沒有下降多少,而且多數游客的旅游需求集中在旺季,因此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擔較高的門票價格。

  與之相反的是,國外一些著名景點卻常常不要門票,或將門票定價很低,以吸引眾多游客前來參觀。如意大利著名的古羅馬斗獸場只需6歐元;日本自然景觀不收門票,文化景點收費很低;法國旅游景點的門票價格基本在10歐元以下,與當地收入相比,價格非常低廉,此外還有很多優惠政策,如盧浮宮,每個月第一個星期日,全面免費對公眾開放,這些都是為了以低價門票來豐富國民的文化生活。曾經就有國內游客計算過,在黃山風景區,“進山”的綜合花費已經達到了一人550元,用這筆錢把法國盧浮宮、美國黃石公園、印度泰姬陵、日本富士山的門票全買一遍都用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