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成的仿古風格的灞渭大橋 本報記者文錦攝已建成的仿古風格的灞渭大橋 本報記者文錦攝

 

 

堤頂道路成為古城一條防汛、休閑、觀光 風景大道 本報記者文錦攝堤頂道路成為古城一條防汛、休閑、觀光 風景大道 本報記者文錦攝

 

  本報訊(記者文錦)昨天,西安市政府辦公廳發出通告,渭河西安段南岸124公里堤頂道路5月底將開放通行,曾經“丑陋”的渭河西安段華麗轉身為古城一條防汛、休閑、觀光風景大道。

  通告指出,渭河西安段堤頂道路的開通運行,對西安市形成“南望秦嶺,北看渭水”的山水生態格局具有重要意義,對沿渭各區(縣)開發旅游資源、加快經濟社會發展關系重大,任何單位或個人都有保障渭河堤頂道路安全暢通的義務。渭河西安段南岸堤頂道路分東西兩段通行,西段為周(周至縣)眉(眉縣)交界—戶(戶縣)灃(灃西)交界;東段為西(西安草灘)灃(灃東)交界—臨(臨潼)渭(渭南)交界。東西兩段中間同西咸新區相連。

  為確保渭河西安段南岸124公里堤頂道路5月底通車后的正常運行,根據河堤道路設計通行標準,堤頂道路只允許小轎車(七座以下)及非機動車輛通行。全段采取2.4米限高標準。涉及農業生產的區縣段允許農業生產車輛越堤穿行,但不得順堤通行。除防汛搶險工程車輛及消防、救護等特種車輛外,禁止其它大型載重車輛通行;渭河西安段堤頂道路主要作為防汛交通、休閑觀光線路,實行全線限速。根據道路條件,分段采取60km/h、40km/h限速標準。在危險路段、事故易發多發路段采取20km/h限速標準,部分路段設置監控和區間測速。在堤頂道路行駛的車輛和行人應嚴格遵守相關道路交通法律法規。

  上堤車輛應按規定停放于渭河西安段南岸堤頂道路沿線專用停車場及停車位。按照管理部門規定,不得擅自在堤頂、綠化林帶、河灘范圍內的非規定停車地段停車。上堤人員要愛護生態環境,不得攀折或破壞樹木,不得在公廁以外其它區域隨地大小便。渭河全線嚴禁燒烤,嚴禁小商小販擺攤設點。沿渭各水行政主管部門、交通管理部門要依據各自工作職能,制定相應措施,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及游覽安全。任何單位和個人都要服從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不得靠近渭河主河道,以免造成防汛安全和生命財產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