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對于家住閻良麻張村56歲的李芳霞來說是不幸的,突發的腦梗,讓她失去了行走能力癱瘓在床;但12年來,老人又是幸運的,因為4000多個日夜,兒媳婦劉麥英都寸步不離、精心呵護著她的起居生活。

  情同母女孝感鄰里

  “咱麥英在村里可是有名有氣,照顧癱瘓婆婆一點不馬虎,這被評為村里敬老楷模,孝親典范。”在同村73歲的丁大媽眼中,劉麥英是個好媳婦,用行動詮釋著孝心。

  丁大媽告訴記者,2004年2月的時候,李芳霞老人突發腦梗,第二天就基本失去行走能力癱瘓在床,那一天開始,當時還37歲的兒媳婦劉麥英就留在家中寸步不離地照顧老人,12年來,洗漱、喂飯、按摩……在劉麥英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李芳霞依然精神很好,劉麥英的善舉,也讓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在村里蔚然盛行。

  早上7點準時起床,給婆婆穿衣,洗臉,費勁地抱著婆婆坐在輪椅上,喂過水后,劉麥英才開始收拾屋子,洗床單被褥和婆婆換下來的衣服,快9點的時候開始為婆婆做飯,“現在婆婆身體不是太好了,不敢吃太多,所以只能給她吃兩頓飯?!眲Ⅺ溣⒄f道。

  劉麥英像照顧孩子一樣,戴好圍嘴,拿個小凳坐在婆婆跟前,用湯勺把面片放在嘴邊吹了又吹,試了又試,再一勺一勺喂給婆婆吃,不時用毛巾擦拭婆婆嘴邊留下的飯菜,并開心地給婆婆講著家里發生的新鮮事,12年來,這個畫面這已經成為劉麥英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照顧老人是應該做的

  婆婆不高興的時候也會發脾氣,嘟囔“罵人”擺手“打人”,碰翻飯碗……這都要默默忍受,有時候為了婆婆能“動嘴”、“動手”起到活動的目的,還要故意讓婆婆“打”自己?!岸剂晳T了!”劉麥英很平靜地解釋著。

  為了兒子結婚欠下好幾萬元的債務,丈夫開出租還要補貼家用,生活雖然并不寬裕,但是一家人和諧相處,劉麥英覺得自己的付出還是值得的。

  “有沒有覺得委屈,一個人要承受這么多?”面對記者的提問,劉麥英默默低下頭,她說,有時候沒做好也會遭到家人的埋怨,累的時候也覺得很委屈,不自覺地流淚,但想起自己有身孕的時候,婆婆那時精心照顧的場景,就覺得是自己應該做的,不想讓自己日后后悔。

  馮長濤首席記者謝斌實習生邊萬莉付鮮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