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翟羽佳 馮玄) 在多數人眼中,面向承認開放的游戲廳等游藝娛樂場所,并不適合未成年人。可暑假里,對于那些不用去學校,又缺少父母監管的孩子來說,一些娛樂場所成了他們的游樂場。
這是位于西安曲江某商場地下一層的一家游戲廳。上午十一點左右,這里已經有不少前來娛樂的顧客。而在這些顧客中有一些身影顯得有些特別。
記者:“你多大了?”
游戲廳未成年顧客:“四歲半了。”
記者:“你一個人在這兒,你媽不怕你丟了啊?”
游戲廳未成年顧客:“不怕,我給媽媽說了,我在這兒玩呢,我都在這兒玩好幾次了。”
記者在一臺游戲設備前徘徊時,這名小男兒便主動上前向記者介紹起游戲的玩法,看起來經驗十足。
游戲廳未成年顧客:“三個硬幣(游戲幣)才能玩,夾到哪個就是哪個。然后你壓哪個,它就壓(動)哪個。”
記者觀察發現,這家游戲廳雖然在入口處張貼有“未成年人禁止入內”的標志,但同時也貼有“憑學生證每日可免費領取10枚游戲幣”的廣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店里有不少中小學生模樣的顧客。而在西安小寨西路上的一家游戲廳內,記者也看到了不少未成年人的身影。令人驚訝的是他們中不少還是家長領著來的。
孩子家長:“這個孩子能玩嗎?完了是吧?感受一下就行了。”
孩子:“我還要玩抓娃娃機。”
這位家長似乎意識到這樣做不太合適,可另一位陪孫子玩得正起勁的老人卻認為,讓孩子在假期里放松一下也沒什么不好。
孩子家長:“非要叫我陪他,陪他打(游戲) 。”
記者:“孩子他爸也沒說不讓孩子玩游戲?”
孩子家長:“他學習好著呢,不要認為學生(不能玩游戲),小孩必須在快樂中成長。”
孩子:“第一名,可以可以,終于可以免費(玩)一次了。”
根據我國《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除國家法定假日外,游藝娛樂場所設置的電子游戲機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此外,記者觀察發現,游戲廳等游藝娛樂場所的照明大都比較昏暗,而游樂設備的光線又十分刺眼,再加上刺耳的音樂聲和流通性不佳的空氣,成年人呆上一兩個小時都會有頭暈的感覺,可很多未成年人卻連續玩耍兩三個小時。對于娛樂場所的違規行為,記者已經將情況反映給了相關部門,可對于家長們的行為又該誰來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