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煬帝蕭后鳳冠仿制品正式亮相。

隋煬帝蕭后鳳冠出土時的狀況。
西部網訊(記者 敬澤昊)“這個冠出自棺材外邊的木盒里,這個之前發現的李倕冠和裴氏冠出自棺材內都不一樣,所以我們推測它可能不是隋煬帝時期蕭后使用過的,而是在她去世后李世民賞賜給她的。”9月5日來西安參加“隋煬帝蕭后冠實驗室考古與保護”項目結項的揚州市考古所所長束家平說。
李世民賞賜的鳳冠
蕭后出身南梁皇室,在隋煬帝即位之后被冊封為皇后,史書稱她“性婉順,有智識,好學解屬文”。公元618年,隋煬帝在揚州被手下大將宇文化及所殺,蕭后被叛軍擄至聊城。后來宇文化及兵敗,蕭后又成為了竇建德的戰利品。再后來,被和親于突厥的隋煬帝之妹義成公主迎至突厥。
公元630年,李世民大破突厥頡利可汗,終將這位歷經坎坷的前朝皇后迎回長安。“其實李世民對于蕭后還是很尊敬的,而且隋唐兩代的統治者,本身就有血緣關系,所以賞賜她鳳冠其實并不稀奇。”
按照親緣關系,李世民得叫蕭后一聲表嬸。而他本身也娶了隋煬帝的女兒為妃,和蕭后的親緣關系又進了一步。
后人或可重新仿制
據束家平透露,當時在清理這件冠飾的時候,用木簽稍微碰一下上面銅飾件,就會發生斷裂,所以他們決定停止現場清理,將冠飾打包挪到室內進行實驗室考古。“之所以選擇陜西,是因為這里文物保護技術強大,并且有修復同一時代冠飾的經驗。”
而負責這一項目的楊軍昌博士卻直言,在接手這一項目時壓力是很大的。因為這件冠飾比自己之前修復的李倕冠和裴氏冠保存更差,無法做到清理的一干二凈又何談復原呢
在兩年多的時間里,楊軍昌和他的推斷盡最大的努力,一點一點的清理掉包裹鳳冠的泥土。“包裹它的土在某種意義上起到了保護支撐的作用,如果把土全部清掉,冠飾可能立刻就會散架。”楊軍昌補充到。所以結項后呈現在公眾眼中的,僅僅是“一坨”初具雛形的冠飾。
不過依靠三維掃描儀這類的高科技設備,再結合一些留存下來的文物資料,楊軍昌的團隊還是做出了一件金光閃閃的冠飾來,但出于嚴謹,專家們都稱其為“仿制品”。
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院長趙強表示,這個項目從立項到結項,召開了多次專家會,國內的相關領域專家,在不對冠飾進行徹底清理這一塊達成了一致,都認為可以等到技術進步后再繼續進行,屆時或許會有新的發現和認識,后來人還可以重新仿制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