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英語競賽,請給娃投一票。’‘××面膜,保您青春永駐。’‘老師辛苦了,謝謝您’……家長QQ群里都是一些廣告和恭維的話。”昨天中午,家住西郊的李女士邊吃飯邊瀏覽家長群里的信息,同時,抱怨著自己每天飽受海量垃圾信息折磨的遭遇。

  班級QQ群里恭維的話真肉麻

  昨天中午,記者在西門外一飯館吃飯時,由于座位緊張,服務員將記者安排在了兩位陌生中年女子的對面。期間,一位中年女子一邊吃著面條,一邊瀏覽著手機信息。突然間,她將手機扣在桌子上對同伴說,“簡直快把人氣瘋了,群里發的都是啥么?”女同伴問怎么了?這位女子忿忿地說,“李姐,你看看!我兒子剛上五年級,新換的班主任老師建了個QQ群,一些家長沒完沒了地說一些恭維的話,簡直聽得人肉麻。還有人在群里發布化妝品、鞋子廣告,都是些啥嘛!”

  一樓爬到五樓還沒看到作業是什么

  坐在該女子旁邊的李女士笑了笑說,“早都見怪不怪了。前幾天開學典禮上升國旗,好多家長在微信群里發孩子的照片。我女兒的班主任在群里發個作業,就一個人回復‘收到!’一個群里老是那幾個人在嘰嘰呱呱,想看條通知得翻半天,咱不跟著說吧,還怕老師覺得咱不通情理,跟著說吧,自己都覺著別扭。昨天下午下班后我把車停在樓下,就趕緊拿出手機看老師發的作業內容,從一樓爬到五樓了還沒看到作業是什么?都被家長們的廢話給‘淹沒’了。”

  針對這兩位女士的遭遇,記者隨后采訪了6位中小學家長,個個都被同樣的情況煩得夠嗆。趙女士說,她女兒今年才上小學一年級,班上建了個學生QQ群,還有三個微信群分別是學習群、生活群、興趣群,里面除了老師不停地發布信息外,家長們同樣是廢話連篇。最讓她反感的是,老師在群里發布一個視頻或者語音信息,后面就跟著一連串的評論聲和詢問聲。她每天工作比較忙,就讓母親每天留意群里的信息,并負責孩子學習,母親這幾天說她實在是弄不了了。對于記者提到李女士爬樓梯都在瀏覽信息的遭遇,趙女士說,“我以為就我一個人這么拼,原來還有人和我一樣。”

  QQ群家長都被禁言

  杜先生說,他女兒今年上高一,班主任老師同樣建了一個QQ群,但所有家長都被“禁言”,大家只能看老師發的信息,他覺得老師這樣做很好,避免了很多麻煩。

  記者隨后聯系到這位姓李的班主任老師,她提起杜先生所說的情況,苦笑著說,班級QQ群或者微信群,原本是出于讓家長掌握孩子在校的動態和方便與家長溝通而建的,但總有一些家長把這個平臺當成了“聊天室”。她要是逐個去看,去回答家長們的提問,就沒有時間批改作業、備課,只好設置了“群成員禁言”,如果個別家長需要和她溝通,可以電話聯系。

  本報記者趙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