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江舟
汽車的普及雖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隨之而來的停車難也讓老百姓苦不堪言。車位不足、收費上漲、土地有限。面對日益嚴峻的停車壓力,二維向三維發展勢在必行,“向上要空間”的立體停車方式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
2009年,以西京醫院立體停車塔庫為代表的西安第一批立體停車庫粉墨登場;2010年,西安北郊一小區建成高度近98米的國內最高立體停車場;2016年9月,西北地區最大的立體智能車庫,也是全國最大的魔方矩陣智能車庫項目簽約,預計2017年底將在南稍門建成投運。短短幾年間,立體停車的大量實踐已在古城西安遍地開花,服務社會效果顯著。
買車容易停車難
“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找停車位。”家住西安市鳳城三路的王萬金先生告訴記者,孩子在后宰門小學讀書,學校與家的距離遠了一些,所以每天都要開車接送孩子。“送去上學的時候還好一些,大多時間趁校園附近堵車的間隙就讓孩子在附近下車去學校。”王萬金說,放學接孩子的時段,學校附近停車位緊張,為了不亂停亂放,只好開著車在學校附近轉悠,等孩子的時間稍長一點,頭都會被轉暈。
“停個車就像打仗一樣!”家住華山十七街坊的李先生說,近些年來,小區里面購買私家車的人越來越多,由于小區是老小區,修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的規劃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小車的停車位問題,現在的私家車多了,小區的空地早已被占得水泄不通。“基本上每天都會發生搶車位的糾紛。”李先生說,幾十年前的規劃,考慮的是可以停多少自行車,完全沒有想到汽車會進入每家每戶,雖然現在小區里雖然在道路旁設置了停車位,但是這路邊僅有的停車位,根本無法滿足居民的停車需求。一到下班時間,大家便在小區里面玩起了搶車位的游戲。
這種老小區停車難的現象,在很多新建小區也比較突出。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西安市新修的許多樓盤雖然配備了大量的停車位,但由于一些車位的售價較高,不少業主就選擇了在小區空地停車。“現在買一個停車位太貴了,就我們小區,都要十五萬,而且沒有產權。”在西安南郊金水路某樓盤,正在停車的朱女士告訴記者,她的車還不到十萬塊錢,但要給車買一個沒有產權的“家”,卻需要十五萬,因此怎么都覺得不劃算,所以就在小區附近的馬路道沿上打起了“游擊”。
停車是否方便,還直接影響著市民出行的目的地選擇。“現在出門吃飯、逛街、看電影,最先要考慮的是去的地方停車是否方便,像是鐘樓、小寨這些人多、車多、停車難的地方,我現在基本都不去了,鬧心啊。”西安市民余小姐說。
據西安市機動車停車行業協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西安市機動車已超過250萬輛,每天新掛牌的機動車逼近2000輛。但注冊車位總數只有47萬個,每年因停車引發的違章約有50萬個。
賽格國際向天空要車位
小寨商圈是西安最繁華的商業街區之一,鱗次櫛比的商戶及多家大型商業綜合體的聚集,讓這里成為西安市民購物、餐飲、娛樂的首選目的地。也正因為爆棚的人氣,這里也成了西安市人流、車流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因此,能否解決好停車難問題,成為該區域商業能否持續繁榮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西安小寨十字是南北動脈長安路與東西向干道小寨東路及小寨西路的交匯處,同時也是地鐵2號線與3號線的中轉站。在這里開車都很堵,想找到地方停車更是問題。”一位交警如是說,“市民駕車來這里逛街購物,往往需要較長的停車時間,路邊規劃的公共停車位和商場的地下停車位實際上并不能滿足這么大的停車需求。賽格國際購物中心建成的空中停車場現在能提供幾千個車位,這的確給小寨商圈的‘停車難’幫了大忙。”
據了解,賽格國際的空中停車場是目前我國西部最大的空中停車場。2013年10月初投入使用時,該建筑裙樓的7、8兩層設計為停車場,每層面積2萬平方米,共提供車位1630個。目前,該停車場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二次擴建,停車場由之前的兩層擴大至如今8、9、10、11共四層。
據賽格停車場工作人員介紹,駛入停車場的繞行坡道寬7米,單向雙車道,車輛上下行分離,車主不用擔心上坡時遇見下坡車的情況;停車場的坡度比一般地下停車場的坡度小,僅為3.36度,其中在接近樓頂的最后半圈,由于層高高一些,坡度稍稍變陡,但也僅為4度。
從俯瞰效果看,環狀繞行車道為雙直邊橢圓形,直道80米,彎道25米,環道的直行距離大于彎道距離,避免了由于停車場環形半徑太小,新手駕駛繞圈過多出現“撞墻”的現象。為防止繞行坡道擁堵,方便車輛調轉方向及行人穿行,這座“空中停車場”的繞行坡道,還在兩個坡道之間的彎道處架設有互通橋。
“小寨賽格生意這么好,尤其是美食那兩層,一定和這個停車場的功勞分不開。可以從小寨東路進出,環形上升通道,周邊都擺放著花,到達頂層,會有專人指點往哪里停放。停好車,可以直接從頂樓進入商場,手扶電梯直達美食那層。”剛剛停放好車輛的劉女士說,“停車場的整體設計也蠻漂亮的,干凈度也很高,比很多臟亂又灰暗的停車場給人感覺好上不止一點!并且24小時營運,真的很方便。”
點贊的不少,吐槽的也有。“小寨賽格樓上的停車場我是看著它一層一層往上加的,很擔心停車場把樓壓塌了。而且像我這樣的新手司機,每次上下賽格的環形車道還是很操心的,從一樓上到頂要開著車轉十多圈,經常到最后幾圈的時候會感覺頭暈眼花。”市民王先生說。
立體停車是趨勢
賽格在樓頂建停車位,極大地助力了小寨商圈“停車難”問題的解決,但這樣的方式可以進行普遍推廣嗎?
西安市規劃局工作人員表示,賽格之所以選擇建設空中停車場,這與其地理位置處于地鐵二、三號線交匯處附近,地鐵中轉站的接入提升了地下空間價值,使地下室不宜建設停車場有關。而且,從賽格的實踐來看,空中停車場的建設需要占據大量空間布置環形坡道,且要考慮樓體的承重能力,成本較高。目前西安市區的停車難主要癥結點集中在大量老舊社區和人流密集路段,面對已建成多年的建筑,想在其上考慮改擴建停車場是不現實的。因此,想要破解西安市區的停車難,跟上“立體停車”這一大趨勢是關鍵。
文昌門內,下馬陵路旁,一座仿古樣式的大房子格外顯眼,來往路人很難從外表看出這座古樸美觀的建筑實際上是一座立體停車場。據介紹,這個文昌門車庫是西安市政府投資的第一個立體車庫,由西安市城投集團公司投資建設,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至今,運行狀況良好,每日進出車600車次以上,節假日還常會突破1000車次。
這座仿古的立體停車場共有4層,地下兩層,地上兩層,有4個進出口升降井來運送車輛,可同時停放168輛汽車。“如果是修成地面停車場,一次最多也就能停不到20輛車,現在近乎翻了8倍。”停車場工作人員介紹說,“電腦會控制升降臺升至指定高度,再將車平移到空車位,整個過程約兩分鐘。”在立體停車場停車就像坐電梯一樣,司機只需將車從路面一層的車庫門口開入后拉好手剎,鎖好車門就可以了。
文昌門附近的商場、娛樂場所、酒店、飯店等場所比較集中,對車位的需求比較大,但因為空間有限,附近的標準公共車位根本無法滿足需求。立體停車場的出現,有效緩解了這里的停車難的狀況。
深圳怡豐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立體停車行業的領跑者。該公司西安分公司副總經理高維豪分析說:“近年來,城市停車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但停車開發難度也越來越高。固有土地資源減少,停車位開發成本增高,傳統平面停車將造成土地資源浪費,無法最好的合理利用商業地區珍貴的土地資源。而且目前國內城市的建設已幾乎達到飽和,使新建停車位難度加大,對區域交通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而我們行業致力的立體停車能夠有效地在城市區域增設停車位數量,打破傳統地面停車的思維,將車輛停放在空中,用機械立體停車的方式將車位數量以倍數擴大。在我們所有建成的項目中都能成功地展示如何利用機械立體停車設備與高效管理技術解決停車緊缺的問題。”
據介紹,針對市區停車難問題,西安市政府已出臺《西安市公共停車場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16-2018年)》。按照建設計劃,2016年全市計劃建設停車位5萬個,其中公共車位1.2萬個,主城區范圍內共25個項目,9011個車位。總投資約11億元。2016-2018年,按照PPP模式,組織實施《西安市公共停車場專項規劃》中具備建設條件的49個項目,共計16555個車位,投資23.5億元;同時對條件成熟的項目按區域打包,滾動納入PPP項目公司建設運營。在停車場建設過程中,將充分利用公園綠地、城市廣場、學校操場等地下空間建設停車場,主城區內停車場建設以地下停車場、垂直升降、巷道堆垛、平面移動類機械式停車庫為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