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傳統百貨業的關店潮一浪高過一浪。從2013年開始,西安幾乎每年都有百貨商場關店停業,尤其今年太白立交的怡豐城、東大街的百盛和北大街的大洋百貨相繼退出,百貨商場關店現象幾乎已到了頂峰。
不過,王府井集團卻成了這其中的一個“另類”,通過收購抄底,分店越開越多。12月11日晚,王府井集團發布公告稱,擬籌劃收購西安國際醫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開元商業100%股權。同日,西安國際醫學也披露了同一事項。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陪伴了西安市民20年的本土品牌將要改頭換面了。
開元商城共有西安鐘樓、西安西旺、咸陽、寶雞和安康5家門店,其中,最為市民熟悉的首家門店位于西安市中心鐘樓東南角。說起商城名字的由來,可能要追溯到唐朝時期。當時,這個位置是一座寺院,叫做開元寺,一度也曾香火旺盛。1951年,這里改建為解放市場。1956年,建成解放百貨商場。上世紀90年代,在這里修建開元商城。一期工程于1996年6月15日竣工營業,整體工程于2001年8月30日全面竣工。目前,開元商城有供應廠商1000余家,經銷國內外名優品牌4000多個,經營品種13萬余種。

在很多西安市民的記憶里,開元鐘樓店是西安最牛的百貨商場之一,優越的地理優勢讓這里聚集了火爆的人氣,從開業之初,商城主營業務進展就突飛猛進,經營業績穩步上升。2015年,開元鐘樓店的營業收入達到21.11億元,實現凈利潤1.2億元左右。而西安國際醫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的業績報表顯示,當年公司營業收入為39億元。可以說,開元鐘樓店一家門店就撐起了整個公司的半壁江山。
據開元商城的工作人員介紹,盡管最近幾年電商給傳統百貨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但這里的情況總體還不錯,無論是人流量還是營業收入均保持在高位。今年上半年,開元商城5家門店的凈利潤達到9265萬元,不僅沒有虧損,而且已經超過去年1.43億元凈利潤的一半。
家住玉祥門附近的市民馮靜表示,自己的第一部手機就是在開元鐘樓店買的,雖說這兩年西大街上百貨也熱了起來,但在鐘樓商圈購物仍然少不了要逛一下開元商城。“我感覺開元(鐘樓店)的人氣還是附近最高的,畢竟算是改造后第一個大型百貨商場,大家可能已經形成消費習慣,其中也可能有一些情懷。”
要說王府井集團這次對開元商城的收購,其實也并不是完全無跡可尋。作為北京購物商場地標性企業,王府井的前身是享譽中外的“新中國第一店”——北京市百貨大樓,創立于1955年,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由國家投資、建設的大型百貨商店。2013年,王府井集團在香港聯交所收購中國春天百貨集團,使全國布局的百貨連鎖版圖迅速擴張,而這幾年,王府井不斷通過“買買買”,將品牌向二、三線城市延伸,已經基本實現了全國性的擴張。
根據王府井今年三季報,2016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127.13億元,同比下降1.86%。不過,在整體下降的環境下,王府井西北地區情況卻是一枝獨秀,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加15.89%,增速最快,這可能成為王府井加大在西北區域投資的原因之一。

省社科院研究員、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認為,電子商務在西北地區相對來說沒有發達地區發展得快,因此對于實體百貨的沖擊相對較小,有利于品牌企業的發展。同時,開元商城鐘樓店的獨特位置使得其能夠在電商沖擊下依舊保持增長。“西安作為一個旅游城市,鐘樓是招牌的景點之一,在鐘樓商圈的開元商城也就成了外地人在西安購物的重要一站,應該說王府井看中的主要就是鐘樓店,否則恐怕不會如此收購。而西安國際醫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將西安高新醫院注入公司開始,就表明了其向醫療行業的轉型。”
曾經,作為西安本土老牌零售企業,民生百貨、開元商城、世紀金花一直呈現著三足鼎立的態勢。2004年,海航集團成為西安民生第一大股東,民生百貨正式被外地企業收編,這次王府井集團收購開元商城,基本上標志著西安本土零售品牌僅剩世紀金花一家了。

實際上,王府井在西安的收購動作已經不是首次開張,西安南門店就來自于這樣的100%股權收購。這里的前身是國貿春天廣場,在2012年5月試營業初,這里打出了“出南門,來自全球152個國家,245個時尚品牌,1000席泊車位,1163位專業導購,70000平米水晶購物空間”的招牌。然而僅僅不到一年,次年2月就被王府井全面收購。而王府井在收購了國貿春天廣場后,這里商品的定位也隨著更名提升了一個檔次。記者了解到,目前商場入駐了Burberry、GUCCI、MCM_Munich等眾多國際品牌,與“對門”的鄰居世紀金花遙相呼應。
獨立地產經紀人李凡表示,對于國貿春天廣場的敗走,業內普遍的觀點是,商品不接地氣、商務氣質過高、商業氣質以及業態規劃過于常規化,所以,盡管有好的交通和地理位置,卻依然無法吸引人流駐足。而王府井在空降西安后,堅持了自己偏向國際名牌的中高端定位,這是其在中貿廣場和世紀金花的夾擊下生存下來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