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萬里長城百年回望”長城攝影展、“中國孩子心中最美的長城”繪畫活動之后,2月6日“長城知識知多少”主題攝影展在榆林開幕。在這幾次有關長城保護的活動中,一個叫威廉·林賽的英國人受到了大家的關注。
威廉·林賽,英國人,畢業于英國利物浦大學地質地理專業。30年前,帶著兒時的夢想獨自一人來到中國,完成了沿著長城從嘉峪關徒步到山海關的壯舉,其間,他曾來到榆林探索長城,甚至還被公安局當作“間諜”抓了起來;1988年,陜西女孩吳琪答應了威廉的第三次求婚,當年4月,兩人在吳琪的家鄉西安舉行了婚禮,威廉成了“陜西洋女婿”;此后,出于對長城的熱愛和對長城損毀狀況的擔憂,他長期定居中國,全身心投入到對長城的探險、研究與保護工作中,以長城的研究和保護作為一生的事業,并成立了“國際長城之友”協會。
迷戀長城外國男子邂逅中國“女神”
威廉·林賽的長城夢,源于11歲剛讀初中時。一天,校長對學校里的新生們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用到兩本書,一本是圣經,一本是地圖。圣經在英國隨處可見,司空見慣的威廉仔細翻看了《世界地圖》。“在地圖上可以看到,中國長城蜿蜒萬里,這真是又震撼又美麗的存在!”從那時候,威廉在心里確立了一個夢想——去中國,從長城的起點走到終點。
如果說那本《世界地圖》為威廉的夢想埋下了種子,那么讓這顆種子發芽開花的則是一個地球儀。
1982年,威廉26歲,當時他正以攝影家的身份做客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獲贈一個地球儀?!疤靺?,長城是地球儀上標出的唯一人類建筑物?!蹦且豢?,威廉的夢想“復蘇”,他決定實現這個從小就有的夢想。
1986年,威廉從英國辭職來到北京。他計劃首先從嘉峪關徒步出發,走到山海關結束,之后返回英國寫一本考察長城的書。但讓威廉郁悶的是,由于那時候的長城沿途有些地區不對外國人開放,威廉必須持有相關部門開的通行證才能通過。有一天,威廉在北京一單位門口坐著發呆時,一位中國姑娘向他打了招呼,在得知威廉的夢想后,這個名叫吳琪的陜西女孩幫威廉在本子上寫了一段中文:“你好,我是英國利物浦來的威廉,我要一個人跑完長城,請幫助我!我需要水和食物。中英友誼萬歲!”
“當時夕陽很美,這個皮膚白皙的女孩向我走來時仿佛光芒萬丈的女神,她幫我在本子上寫的中文也幫了我許多。”留了聯系方式道謝后,威廉拿著本子開始邁向長城,一路上,吳琪幫他寫的中文發揮了巨大作用,“沿途的村民看到文字后,就邀請我坐在他們的熱炕上休息,給我熱水和食物……”但遺憾的是,由于水土不服,威廉此行的路程沒跑到一半便生病了,只得暫回英國。臨回家前,威廉和吳琪通了電話:“謝謝你幫我,但我身體不舒服先回家休整,明年我還會再來的?!眳晴饕舶参克?,歡迎他再來北京。
第二年春天,威廉果然再次來到了中國,繼續挑戰“夢想”。不過這次他改變戰略,打算由西向東走完長城。因為沒有通行證,威廉的行動仍屬“非法”。在徒步長城的過程中,威廉不斷給吳琪寄明信片,期間兩次向吳琪求婚,但吳琪因不了解威廉而拒絕了他。作為知識分子的吳琪父母,更是懷疑威廉“有問題”,提醒女兒慎重。
偷拍長城被誤認為是間諜
其實不只吳琪父母,在當時,長城沿線的不少百姓都以為威廉是“間諜”——一個外國男子成天輾轉流連在長城上,這兒看看那兒摸摸,時不時還要拍兩張照片,這難道不奇怪嗎?
沒有通行證就“偷摸”徒步長城沿線的威廉也知道自己行為“不合法”,于是行走在長城附近時也會更加謹慎、速度也會加快,殊不知這樣的行為更是讓一些百姓認為他就是“間諜”。
1987年5月,在長城急速行進的威廉,已經走完甘肅和寧夏進入陜西定邊縣。這時,當地公安局接到報告:長城上突然冒出一個形跡可疑的外國人。公安人員迅速趕來,將威廉擒獲。在裝模作樣地答應“不再跑下去”后,威廉被放了出來。
殊不知,“不完成夢想不罷休”的威廉很快又“摸”回了長城,繼續行走。盡管他提高了警惕,盡量避免被人發現,但無論是他那1.85米的高大身材,還是那異國長相都實在太過“醒目”,這不,剛跑進橫山地界,就又被公安機關發現。這次,他們決定對這個“慣犯”施以重罰:終止旅行,沒收相機及膠卷,罰款150元人民幣,拘留7天。這次,威廉交了罰款后極不情愿地離開了中國內地,但威廉已經沿長城走了3個月,眼看夢想實現在即,他怎么也不想放棄?!爱敃r離開內地到香港休息了一段時間,就又折了回去?!?/p>
1987年秋季,威廉“溜到”了內蒙古東勝市,以這里為起點繼續沿長城向東行走,其間仍數次被抓,所幸未被遣返。同年12月,威廉抵達長城盡頭山海關,完成了他的夢想——用雙腳走完了中國的萬里長城!而他,也成為首位徒步走完長城的外國人!
走完長城,威廉專程到北京看望吳琪,在兩人進一步了解后,吳琪被威廉的學識和對長城的熱愛打動。1988年,吳琪答應了威廉的第三次求婚,當年4月,兩人在吳琪的家鄉西安舉行了婚禮。
除了吳琪,威廉在中國還認識另外一個陜西姑娘——榆林的高秋燕,也正是因為高秋燕,威廉于2005年還與曾經“管制”過他的陜西警官周吉斌重逢,握手笑談當年的抓捕“間諜”之事。
作為參與者和親歷者,高秋燕告訴了記者她與威廉之間發生過的事兒。
保護長城
洋女婿成“榆林榮譽市民”
1987年,榆林學院英語系大三學生高秋燕聽好朋友小張說,她工作所在的榆林賓館里住了個被公安扣住的外國人,于是本著“練練口語”想法的高秋燕便不顧好友勸說,與威廉交流了一番。高秋燕說,當時她用英語和威廉交流時,已經在心底里開始佩服威廉,在她心里,威廉是一個真正喜歡中國和長城的人。那天她離開威廉的房間時,正好在走廊里碰見了兩個服務員,她們問高秋燕“那個特務是不是在寫檢查”。高秋燕回道:“他不是特務,他是一個喜歡長城的外國人?!?/p>
時過境遷,1998年5月的一天,高秋燕在一張報紙上看到了一則關于“英國人發起20多個地區100多個外國人在北京長城上撿垃圾,該發起人曾在11年前徒步考察過中國萬里長城”的新聞,她一下子想到了當時的威廉,于是通過那家報社聯系到了威廉及其妻子吳琪,了解到了威廉這些年的經歷。
當初威廉和妻子吳琪結婚后,便在西安理工大學找了份教英語的工作;1994年,威廉帶著妻子孩子移居北京,成為《中國日報》編輯,每逢周末便去長城撿垃圾,為保護長城環境做自己的努力;1998年,威廉召集12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組織了聲勢浩大的“我美化了長城”活動,呼吁更多人保護長城的安全衛生環境;2000年,威廉在箭扣長城附近設立環保基地,雇用6名山民在長城沿線撿拾垃圾,并與北京市文物局等單位聯合開展多項保護長城項目;2005年,國際長城之友協會已發展上千名“美化長城”志愿者,其中包括威廉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孩子;2007年春天,威廉與北京市文物局和首都博物館合作舉辦“萬里長城·百年回望”大型攝影展,榆林市授予他“榆林榮譽市民”稱號;2012年3月,已是著名長城學者、保護者的威廉,走進《華夏地理》名家講堂,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威廉與長城結緣25周年”,號召更多人加入到保護長城的隊伍中;2016年,61歲的威廉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又踏上了榆林鎮北臺,在那里航拍長城紀錄片,希望用航拍的紀錄片增強人們保護長城的意識。
盡己所能保護長城
不僅“洗刷”了“間諜”的冤屈,威廉還在高秋燕的引薦下,與當初“管制”過他的周吉斌握手言和。當談起是否記恨周吉斌當初的管制時,威廉坦言:“當時(1987年)對他的嚴厲很不理解,但現在我明白了,我有我的夢想,他有他的制度,我的夢想不符合他的制度。好在有高秋燕這個熱心人讓我們再次相聚,理解了當時對方的處境。這些年來,中國從最初對外國人攀爬長城持警惕態度,到歡迎并且與外國人一起研究保護,這種變化越來越明顯,也印證了中國越來越強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在長城的環境衛生方面,從1998年威廉第一次組織長城撿垃圾至今,已經有近20年的時間了,隨著郊游的人數在逐年增多,有些亂扔垃圾的現象也是層出不窮。但令人欣慰的是,近些年人們的環保意識已經逐漸加強,很多旅游者也都自覺地做到了不亂扔垃圾。
“我的作用可能是這張‘老外’的臉更容易引起關注?!蓖f,長城很大很長,一個人的保護力量是小的,這需要更多的人關注努力。就像他曾經對英國女王說的那句話:100年也做不完。我能做的是用我的筆寫長城悠久的歷史,用我的鏡頭展示長城的雄偉和滄桑,用我的嘴來傳播認識長城、熱愛長城和保護長城的理念,用我的行動來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