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記者 周到)母親是西安某政府機關單位的集體戶,父親是現役軍人,然而出生不到20天的琪琪(化名)卻沒辦法辦理落戶,這可急壞了琪琪的母親王女士。“孩子爸爸在部隊沒有戶口,我是單位集體戶,單位不同意孩子落戶,小孩戶口問題就沒辦法解決。” 近日,網友王女士向西部網民生熱線欄目發帖求助。

  新生兒能否落戶全憑單位意見

  “孩子出生家里人都很高興,但同時也開始為孩子落戶發愁。”王女士告訴記者,小孩出生后,老公就開始為孩子落戶的事情奔波。“因為家人都不在西安,老公又沒有戶口,孩子只能跟著我落。”

  王女士去戶籍所在轄區的派出所詢問,“對方答復說戶籍政策允許將小孩戶口落到母親所在的政府機關大戶,但辦理前提是單位同意孩子落戶。”王女士說,障礙就出現在這兒,“我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明確不同意小孩落戶。”

  根據王女士的說法,西部網記者電話聯系到了西安某區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相關事務的工作人員稱,這事他們真不好解決。“原則上單位集體戶只是針對本單位的在職在崗員工,不可能把什么人都接收進來,具體怎么落戶應該去問公安部門,肯定會有解決的途徑。”

  記者隨后向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政工科民警進行咨詢。戶籍民警表示,按照王女士的情況,新生兒可以落戶單位集體戶,但派出所辦理的必要條件是“單位出具同意落戶證明或者介紹信”。“集體戶籍卡是由單位有專人統一保管的,如果單位不同意根本落不進去。”

  期待政策調整 為新生兒設置落戶過渡期

  記者了解到,像王女士這樣的例子還真不少。

  “我去年6月,為了給孩子落戶也費了不少事。”家住西安南郊的常先生告訴記者,他是高新區一家IT公司的集體戶,“我們單位可以免費為員工落戶,但是不接收子女的戶口。”

  常先生說,他們的房子沒有大戶,還沒辦法落居民戶籍,妻子又是外省的戶籍,“我們在西安生活,孩子戶籍落我妻子那邊太不方便了。”最后,經過協商,常先生給公司繳納了6000元的費用,為女兒落了戶。

  記者從陜西省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了解到,針對雙方父母是人才中心集體戶或者一方是集體戶一方是西安市以外戶籍的情況,人才中心可以為其新生嬰兒報戶。但孩子的落戶協議期限是兩年,屬于暫時安置,兩年后需要遷出。

  “如果單位給兩年的過渡期也好,兩年后買的房子就能好了。”王女士說。

  聽說西安市新的戶籍準入政策下個月就要執行了,常先生希望公安部門能夠考慮一下像他們這樣情況的父母新生子女的落戶問題,“能不能有細則規定單位必須接收新生兒落戶,哪怕只接收一年兩年,總有一個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