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10日,京東無人機在西安市長安區完成了西北地區首次配送任務。 本報記者 袁景智 攝

  本報記者 程靖峰

  “隨著大量新技術的應用,未來會有無數種交付場景。用戶不需要提供地址,只要給我們一個授權,允許跟蹤位置,無人機就可以通過計算找到一個最佳接貨點。在用戶吃飯、聊天時,無人機就能將快遞包裹即時送達”。

  京東集團2017年開年大會上,首席執行官劉強東所描繪的這種極致的購物體驗,正在陜西省一步步得以實現。目前,雙方正在謀劃以噸級載重、300公里以上航程的中大型無人機通航物流網絡,這一網絡將實現陜西省全域覆蓋,將快遞包裹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客戶手中。

  但是,“無人機送快遞”并沒有完全展現陜西的戰略雄心。記者在省發改委采訪了解到,我省將以此為基礎,發揮科技創新優勢和制造業實力,打造無人機研發、生產中心,形成通用飛機制造與運營、航空配套產業、航空新城鎮布局,創造出三個“全國第一”——第一個通航產業軍民融合工程、第一個低空無人機通航物流網絡、第一個低空空域綜合管控系統。這將是陜西布局全球首個低空通航物流網絡,打造空天一體的立體化的航空物流體系,推進“中國孟菲斯”建設的重要一環。

  謀劃:“陜西創意”打開想象空間

  打造無人機配送體系,把300公里左右的短波物流有效連接起來,這個創意的擴展和項目的實施,源于陜西方面的主動作為。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個無人機項目并非企業首先提出,陜西方面建議試點一個載重300公斤到500公斤的無人機項目,并建設100個無人機機場,組成物流網絡。政府的創新和服務意識讓他對雙方的合作充滿信心。

  “我們每次跟京東談,都有思想的火花產生,這實際上是個富有創意、有趣的過程。在解放思想中,雙方找到了合作點,達成了共識。”3月2日,省發改委經貿處處長費宏亮告訴記者,在雙方合作謀劃階段,省發改委副主任徐強多次帶隊與京東集團進行對接,從解決市場需求、機場建設、飛機選型、空域管控構建、試點地址確定等產業鏈要素,確定了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合力打造全球首個全域無人機通航物流網絡的共識。

  陜西方面拋來的“橄欖枝”也契合了京東自身的戰略方向。費宏亮認為,不同于順豐自營大飛機航空物流,京東有意于做低空通航物流,并已在國內多地投資興建無人機中心。通航機場建設門檻低,加上陜西的區位和航空產業優勢,以及政策支持,進一步堅定了京東集團來陜投資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的確,京東在陜西的系列布局,在此之前早已展開。2014年3月中旬,京東西北運營中心正式落戶陜西。2015年開始,京東與陜西多個地市合作,建成運營了多個地方特色產品銷售平臺。去年11月10日,京東無人機在西安市長安區西樊村的上空完成了西北地區首次配送任務。如今,京東西安的業務保持著超高速增長,去年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

  低空通航物流網絡的建立將提高偏遠地區的物流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此次省企合作也為陜北高原和陜南山區的農村電商打開想象空間。劉強東表示,短距離運輸的成本過高,一直令陜西的優勢農產品缺乏價格優勢,只能在很小的區域內消化,難以形成全國性的品牌。利用這次無人機的合作機會,不僅能加速商品下行的物流速度,更會給農產品上行提供更好的通道。

  落定:構建通航物流的陜西標準

  2月21日,在省發改委前期鋪墊的基礎上,陜西省政府與京東集團簽署智慧物流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構建全域無人機通用航空物流網絡,并以西安為中心輻射全省,共同打造全域無人機物流、無人機工程技術中心、智慧物流數據中心、低空空域綜合管控、通航小鎮等六大平臺,打造兩小時城市配送生態圈,形成通用飛機制造與運營、航空配套產業區、航空新城鎮三大功能。

  戰略已經落定,然而,搭建無人機物流網絡既有技術的門檻、政策的制約,更有項目推進方面的擔憂。在政策上,如何與空管系統協調,放開低空管制?在時間上,項目推進的時間會不會過長?更讓省發改委關注的是,京東集團有沒有將此納入公司發展戰略,人員有沒有配齊,什么時候展開試點,什么時候能給老百姓帶來實惠,取得看得見的合作成果?

  “雙方的合作必須實實在在,立竿見影。”費宏亮告訴記者,省發改委將整合西北工業大學、龍浩航空集團及京東集團等各方資源優勢,分板塊細化實施方案。無人機研發制造方面,西工大研究實力在國內首屈一指,完全能滿足無人機的研發生產。機場建設運營方面,引入在機場建設及航空港經濟區開發運營方面經驗豐富的龍浩航空集團。近期,我省還將積極與空管系統協調,率先在韓城開展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物流試點。

  這是一項規模浩大的工程。預計項目實施后,中大型無人機市場需求將超過100萬臺,中短途物流成本將降低70%,新增投資將會超過300億元,將形成千億級產業聚集,解決萬人級就業,年稅收貢獻達數十億元。

  “這次合作不只是一個招商引資工程,在更高的層面上,我們從陜西的整體利益出發,從市場需求、人才培養、裝備制造、機場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省發改委副主任徐強認為,無人機研發與制造把陜西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配套優勢整合了起來,是我省布局全球首個低空通航物流網絡的突破口。“我們的最終目標是促進陜西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全球低空通航物流的典范,引領行業規范和標準。”

  展望:打造立體化的航空物流體系

  從構建全產業鏈的高度布局無人機物流,這背后的實質是陜西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國家大戰略。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道路聯通是基礎,貿易暢通是本質內容,物流的運轉就成了整個行動中的縮影和晴雨表。從我省的相關情況來看,當前發展最快、成效最明顯、關注度最高的板塊就是物流產業,“貨通天下”的物流直接帶動沿線的經濟發展,對產業轉型升級影響深遠。

  幾乎在陜西與京東就無人機物流達成戰略共識的同時,海航集團悄然加速在陜建設“中國孟菲斯”計劃。從今年年初開始,海航整合了旗下航空、物流產業的相關資源,正式在西安成立海航現代物流集團,首批劃轉36家公司,總資產1562億元。該集團定位為全球現代物流產業控股集團,圍繞航空貨運、機場、物流倉儲、物流金服、電子商務五大核心業態,發力打造收入千億級的世界級現代物流產業集團。

  目前,圍繞打造“中國孟菲斯”戰略目標,我省與海航集團邀請國際知名咨詢公司埃森哲共同研究建設“中國孟菲斯”具體方案,并開展物流特區政策研究。省發改委制訂了培訓調研實施方案,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學習境外知名物流樞紐城市的建設發展經驗和優秀的物流企業的運營案例。與此同時,陜西空域已成為國家空管委確定的重點改革試點之一,我省與空域管理部門協商形成了一整套“快速申報”的管理機制。

  “我們與海航合作搭建貨運航線網絡,和京東合作布局通航物流網絡,高空、低空物流有機銜接,相互配套,打造空天一體的立體化的航空物流體系。”徐強告訴記者,省發改委相關部門將分解任務,強化落實,把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作為主攻方向,圍繞“追趕超越”和打造“中國孟菲斯”航空樞紐要求,向國際高水平看齊,吸收全球頂尖智庫力量,激活發展潛能,加速構建現代物流和產業體系,助推陜西自貿區和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