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簡便的借款方式,著急用錢的小樊只是從網絡借款平臺借了700元。可令他和家人沒有預料到的是,短短3個月時間,700元借款竟滾雪球般漲到7萬多元。

  小伙急用錢 網絡平臺借款700元

  今年4月初,22歲的小樊因為手頭緊張,在微信公眾平臺“速速借”上借款700元。在錄入了姓名、電話、手機通訊錄、身份證號碼、手持身份證拍照等信息后,小樊很快就從微信中得到了對方的轉賬。小樊說,根據速速借的規定,當時借款700元,需要在一周內還款1000元,同時要給對方寫下2000元的借條。“一周之后,我因為手中沒有足夠的錢還款,速速借的工作人員向我推薦了另外一家平臺進行借款,來償還速速借的貸款。”小樊說,這次借款與第一次借款過程基本相同,經過簡單操作,很快就收到了對方轉款的1000元,但應對方要求,一周時間內需要償還1500元,同時打3000元的欠條。隨后,他用這筆借款償還了速速借的貸款。

  過了幾天,又到了還款時間,小樊再次因為資金緊張沒有還款。小樊說,新的平臺又向他推薦了另外一家平臺進行貸款。每次貸款的程序都基本相同,主要就是提供給對方借貸人的身份證、工作地址、通訊錄等簡單信息。

  3個月向12家平臺借款 欠款變成7萬多

  就這樣一家平臺接著一家平臺,3個月時間里,小樊先后在“天下無賴”“芝麻借款”“原子貸”“向錢貸”等12家平臺借款,還款的數目也從最開始的1000元滾雪球般漲到了7萬多元。

  “不還錢就讓你身敗名裂,就是要把你搞臭”。小樊告訴記者,因為自己未及時還款,借貸平臺的人就通過微信對他實施威脅,手機也不時收到催款電話,每天最多時有三四百個,根本無法正常生活。不僅如此,好友和親戚也時常會收到騷擾短信。到了后期,程度越來越嚴重,朋友的手機會收到一些侮辱性的內容,甚至很多齷齪的照片。

  昨日上午,三秦都市報記者見到了小樊的父親,他告訴記者,因為事情越來越大,小樊將事情告訴了他。通過他們自己計算,實際借款和利息加到一起只有1萬多元,但最后卻要還款7萬多元,對方總是無休止地要錢,目前7萬多元他們已經還了5萬多,沒還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借貸平臺表示,即使還款也不會銷毀借條。

  民間借貸利息最高為24%

  就此事,記者咨詢了陜西萊頓律師事務所何睿律師,他告訴記者,“根據我國《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等相關法律規定,民間借貸利息最高為24%,超過部分不受國家法律保護。并且債權人在實現債權過程中,不得使用一些非法手段,甚至人身攻擊的方式來實現他的債務。”

  何律師說,如果小額貸款的主體是公司,還要審查其是否具備貸款融資的資質,如果未被國家許可,貸款就是無效的。另一方面,小樊所說的借款700元,對方要求寫2000元借條,其實借條上都沒有體現。一旦發生糾紛,上訴到法院,很難發現借款公司的漏洞,而且借款公司在辦理借款時規避了所有的風險,受害方很難打贏官司。很多貸款人只能向法院反映情況,卻不能提供確實的證據,而借條卻是有效的法律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