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3日,西安市召開實施機動車限行交通管理措施說明會。
西部網訊(記者 鄢山宇) 近日,西安市發布“機動車常態化限行草案”征求意見,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和熱議。今天(7月13日)下午,西安市召開實施機動車限行交通管理措施說明會,西安市鐵腕治霾辦、法制辦、環保局、交警支隊、交通局、地鐵辦、規劃局、發改委等部門負責人分別圍繞限行是否有法可依、限行對空氣質量改善、限行后市民出行難停車難等問題作了解答。
焦點一:為啥要限行?
西安鐵腕治霾辦:西安機動車突破261萬輛 污染日益嚴重
截止今年6月底,西安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261萬輛,位列全國第9,且還在快速增加。目前每日新增掛牌車1200—1600輛。
急劇增多的機動車既增大了交通壓力,又加重了大氣污染。據測算,西安機動車四項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顆粒物(PM)]年排放總量約32萬噸,年增長率17%,呈逐年加重趨勢。
近年來,西安冬季霧霾頻發,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先后出現112天污染天氣,其中輕度38天、中度19天、重度37天、嚴重18天,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9次,特別是兩次啟動了一級(最高級別)應急響應。
同時,夏季臭氧污染也呈逐年加重趨勢,2014年臭氧超標導致的空氣污染天數為8天,2015年21天,2016年37天。今年截止7月12日,西安已出現了5天的氮氧化物超標,33天的臭氧超標,氮氧化物作為首要污染物超標為歷史上首次。
據2015年西安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結果表明,機動車尾氣對西安市PM2.5的貢獻約為21.4%,是霧霾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據2017年中科院地環所分析研究,交通污染源是導致氮氧化物超標的主要因素,其產生的污染物與揮發性有機物在高溫、強光輻射的作用下,形成二次污染物,導致臭氧超標。對此,控制機動車污染物排放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焦點二:前期限行效果咋樣?
西安市環保局:四項主要污染物日排放量減少約148噸
據西安市機動車排氣污染監督檢測中心測算,2016年冬季西安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時,以11月18日限行尾號3和8的汽車為例,機動車四項主要污染物當天減排約148噸,對于重污染天氣狀態下抑污削峰起到了積極作用。
據西安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統計,2016年11月15日全市限行20%機動車輛后,西安早高峰車流量較14日下降3成以上,其中西二環團結中路的流量統計顯示,早高峰車流量同比下降38.6%,較14日的車流量下降41%,進一步減少了車輛因擁堵或怠速情況下增加的尾氣排放量。
焦點三:限行是否有法可依?支持限行比例是多少?
西安市法制辦:市民支持全年限行綜合比例達67%
西安機動車常態化限行工作,嚴格按照《西安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執行,起草程序合規, 法律依據充分。《陜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第四十一條、《西安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第十六條、《西安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條例》第十九條,都對限行提供了法律依據。
據了解,西安機動車常態化限行工作大致分收集經驗做法、開展社會調查、研究通告草案、組織風險評估四個步驟。
在社會調查階段,主要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平臺、電話調查、重點走訪等形式進行了民意調查。經過統計,顯示大多數市民支持常態化限行,綜合支持率為67.83%。對于“限行時段”和“限行區域”的調查結果為,持“早7時至晚8時限行”意見的占比37%,持“全天限行”意見的占比47%;持“全市區域限行”意見占比54%,持“繞城以內限行”意見的占比46%,兩組不同意見占比相差不大。

2016年12月19日,西安市機動車開始實行單號限行,交警在南門附近執勤。(資料圖)
焦點四:具體怎么限行?違規上路如何處罰?
西安市交警支隊:法定節假日和公休日不限行 最高罰款200元
西安擬限行時間為每日(法定節假日和公休日除外)7:00~20:00。若公休日因法定節假日調休為工作日的,不限行。限行區域為本市行政區域及西咸新區(不含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途經本市高速公路過境通行但不駛出高速公路的機動車,不采取限行措施,允許通行。
按照限行規定每日限行兩個車牌(含臨時)尾號(若尾號為英文字母的,以車牌最后一位數字為準)的機動車,星期一限行1和6,星期二限行2和7,星期三限行3和8,星期四限行4和9,星期五限行5和0。
違反本通告規定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予以糾正和查處。并將給于違規車輛警告以及20-200元罰款。對于外地到西安的機動車,第一次將給予警告。
外埠機動車進入上述限行區域的,按本通告規定執行。公共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等不受限制
焦點五:限行后公共交通能否保證市民出行?
西安交通局:高峰期增開公交區間車
去年12月19日,西安首次采用單雙號限行,半數私家車受影響。根據西安地鐵客流數據顯示,當日客流量148萬乘次,與同期日類型下未限行時相比增長4.88萬乘次,增長幅度5.25%。目前,西安地鐵日均客流量為160萬乘次。最高單日客流量出現在4月28日,205.09萬人次。
西安目前有公交線路287條,日均客運量400萬人次。以去年冬季實行20%限行為例,西安公交預計將增加客流15%,也就是日均客運量將達到460萬人次??僧斕烊€公交客流量增長幅度不超過2%,不足10萬人次。
按照交警部門數據,私家車出行載客量一般為1—2人,平均為1.5人。如果限行兩個尾號機動車,那么預計每日將新增60—80萬人。
如果常態化限行,西安地鐵將開展線網運力提升工作,增加上線列車數、壓縮行車間隔、優化早晚高峰期設置等方面提供運力支持。若遇瞬時客流突增等特殊情況,將采取線網客流控制、線網聯動、利用備用車加開等調整手段環節客流壓力。
西安公交將通過在高峰期增開區間車,加密出車數量,增加投放量等手段緩解市民出行需求。
焦點六:停車難問題如何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是否夠用?
西安市規劃局:開工新建1.2萬個公共停車位
西安市發改委:已建設充電樁共18491個
西安今年開工1.2萬個公共停車位。預計今年年底將發布智慧停車平臺,市民可通過停車平臺APP查詢停車位。也將盤活學校、醫院、辦公區、老舊小區的停車位,增加車位供給。此外,計劃修改相關標準,提高新建項目的停車位配比。
截止6月底,西安市建設充電樁共18491個,公交充電樁21座271個,出租車充電樁10座185個,分散充電樁18035個,包括私家車在自有停車位建設充電樁14400個,在廣場、酒店、醫院等已有停車場改建加裝充電樁3635個。
目前,除公交充電樁建設較少外,90%分散充電樁處于閑置狀態。按照現有情況來看,充電設施完全能夠滿足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西安計劃到2020年,新增集中充電站167個,充電設施超過4.28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