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自神禾原秦墓的“帝國君子長臂猿”骸骨。出土自神禾原秦墓的“帝國君子長臂猿”骸骨。

  西部網訊(記者 劉璞華)6月22日,美國《科學》雜志官網發布消息稱,在中外學者的合作下,確認十余年前出土于西安長安區神禾原秦始皇祖母墓中的靈長類動物遺骸,屬于一種現已滅絕的長臂猿。

  在2004年—2008年的考古勘探中,陜西的考古工作者在墓葬中發現了大量的動物遺骸,其中,一具靈長類動物的遺骸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關注。

  2012年,由英國倫敦動物學會、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機構組成的研究團隊著手對該長臂猿遺骸進行研究。經過檢測遺骸,并和現存的長臂猿種群進行比對,專家們最終確認這些遺骸屬于一種已滅絕的長臂猿。

  據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從事動物考古學研究的專家胡松梅介紹,在確認這只長臂猿屬于新屬新種后,研究人員根據晉代古籍《抱樸子》中“君子為猿鶴”的記載,并結合它出土自秦始皇祖母陵園的經歷,將其命名為“帝國君子長臂猿”。

  如今長臂猿在中國的生活空間已急劇萎縮,并且早已在包括陜西在內的秦嶺淮河以北區域絕跡。“帝國君子長臂猿”能出現在戰國時代的墓葬中,一方面說明北方當時的氣候環境適宜它的生長,另一方面則說明人類活動已經開始影響到動物的生存,可能在千余年前就有動物滅絕在了中華文明發展的大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