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暖已經幾天了,朱雀熱力公司供暖的不少用戶家中暖氣還是不熱。華商報記者昨日走訪發現,地暖小區多數溫度不達標,暖氣片散熱小區,不少住戶家還是冰涼一片。
伊頓公館:地暖管道摸不到溫度
伊頓公館東區袁先生家,三個孩子兩個都坐在沙發上,身上還蓋著毯子。“一家三代住在85平方米的房子里,最小的孩子還不到1歲,大人能受得了,孩子也受不了啊。”袁先生家廚房的地暖管道,手摸起來入戶的管只是不冰而已,而回水的管子完全冰涼。
與東區不同的是,西區屬于商品房小區,在5號樓的馮女士家,67歲的她因為剛做完化療,穿著很厚的棉襖,家里還開著空調。“地暖入戶的管子摸起來冰涼,我在家只能靠空調取暖。”
華商報記者來到伊頓公館東區8號樓負二層的換熱站,這個換熱站為伊頓公館東西區提供熱能。臨近中午時分,換熱站的實際數據顯示一次網供氣壓力0.06mpa,供氣溫度111.6℃,一次網供氣流量0.79t/h,供氣熱能2.14GJ/h。“壓力得到0.2-0.28,流量達到15-18,熱能超過37-45,才能保證正常換熱,小區才能熱起來。”工作人員指著回水管,“你看這冷凝水這么多,如果熱力公司供過來的熱蒸汽壓力足夠,就不會有這么多冷凝水。”
永松路120號院:住戶擔心今年不供暖
昨日下午,在永松路120號的國稅局家屬院,小區的活動站聚集了十多個老住戶,大多為退休人員。70歲的周先生表示,今年暖氣費提前一個月就交了,該供暖氣了暖氣片卻一直冰涼,壓根就不熱。“不會是熱力公司不給我們小區供暖吧,3513廠家屬院暖氣就很暖和,怎么我們小區不熱?”住戶陳女士說,她聽說有人去熱力公司問了,人家說今年估計無法保證他們小區正常供暖。
在小區的換熱站,鍋爐旁的屏幕顯示,流量0.00t/h,溫度113.4℃,壓力0.00mpa。工作人員周師傅指著水溫表說,溫度都過一百了,但是一點壓力都沒有,“沒有壓力根本沒法給小區供暖,所以住戶家的暖氣片全是冰涼的。”
朱雀廣場附近小區:熱力公司的熱蒸汽壓力不夠
薛先生家住太白立交凱旋城小區,他表示,昨天感覺家里稍微有點溫度,家里冰箱上的溫度顯示16℃,摸著地暖入戶的管子有一點點溫度了。“可能白天出太陽,室外不算太冷吧,感覺家里還有點溫度,但是這樣的溫度不達標,很擔心一旦下雪室內溫度更低了。”薛先生說。
朱雀廣場附近的多個小區,住戶都反映家中沒有暖氣,朱雀廣場管委會物業辦工作人員表示,他們負責朱雀廣場辦公區、體育局家屬院、運動學院家屬院等單位和小區。“目前朱雀熱力給的熱蒸汽壓力不夠,這幾天一直時好時壞的,沒法正常給用戶供熱。”該工作人員說。
張女士家住水文巷晶筑逸品小區,家里是地暖。“去年暖氣就不好,熱力公司還來家里測過,溫度只有客廳是16℃,幾個臥室溫度更低,但是也沒有給退費。今年標準升高了,但是家里也就剛剛17℃,還是不達標。”
朱雀熱力公司:天然氣壓力不夠,影響鍋爐運力
華商報記者昨日走訪發現,朱雀熱力供熱的不少小區,地暖的多數溫度不達標,暖氣片散熱的,不少住戶家還是冰涼一片。
朱雀熱力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因為供給他們的天然氣壓力一直不夠,影響鍋爐的運力。這幾天一直在協調,昨日下午2時起天然氣壓力開始穩定,立即就給鍋爐升壓了,用戶家中的暖氣也會逐步正常起來。
下午4時,在朱雀熱力公司,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昨天一天公司都在協調開會,秦華天然氣的工作人員也來到公司,目前全力保障天然氣供應,讓鍋爐運轉正常。“目前公司向外供熱都正常了。”該工作人員說。
昨晚7時,華商報記者聯系了家住朱雀廣場的郭先生,他表示家中的暖氣已經開始熱了,“昨晚(17日)還是涼冰冰的,從今天(18日)中午開始暖氣片有點溫度了。” 華商報記者 李婧業主群里反映暖氣不熱,物業負責人深夜醉醺醺上門起爭執,事后向業主道歉誤會消除了 暖氣也熱了
物業負責人深夜醉醺醺登門,被誤認為是來“找事兒”的,問題非但沒解決,還和休產假的女業主大吵了一架,吵鬧聲驚哭了嬰兒。
28歲的董女士家住西安市大寨路中航華府小區,她在外企從事管理工作,目前正在休產假。11月15日,小區來了暖氣,但溫度沒怎么提升,這讓董女士很不滿,“家里孩子這么小,沒暖氣怎么住啊?”
17日晚11時許,董女士在業主群里反映暖氣沒溫度一事,才知道不少業主家里都是這種情況。業主們七嘴八舌:“家里冷的啊,回來凍得很。”“讓物業來看,物業電話打不通。”“聯系物業,沒人來,就是物業不作為。”
眼看業主對物業的抱怨越來越多,小區物業負責人彭先生在群里說話了:“群里面發言最活躍的董女士,怎么每次都有你?就你家事多是吧?”話雖說得不中聽,但彭先生表示立刻去董女士家解決問題。
“交了物業費不能反映問題?”董女士想不通,叫了兩個鄰居和住在樓上的業主代表王先生一起等彭先生來。
當晚11時35分,彭先生來到董女士家中。昨日,回憶起那一幕,董女士還有點生氣,“我以為他是來解決問題的,誰知道他喝得醉醺醺地來找事。”
由于彭先生醉酒,問題非但沒有得到解決,雙方反而爭吵起來。嘈雜聲中,董女士的孩子嚇醒了,還哭了起來。董女士怕傷到孩子,將彭先生趕了出去。
昨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從董女士所拍視頻中看到,當事雙方爭吵中言語都比較過激,火藥味十足,場面一度混亂。后在業主代表王先生的勸解下,將物業負責人彭先生拉走。
隨后,記者又聯系到中航華府小區物業公司總經理彭先生。對方解釋說,17日晚因工作上有個接待,確實喝酒了。自己的態度有些問題,向業主董女士道歉。
對此,董女士說,只要是物業公司能切實為業主解決問題,吵過就算了。
關于小區供暖問題,彭先生說,中航華府小區有很多住戶是第一次供暖,特別是5號樓的兩棟,由于戶型不同,裝修材料不同,導致溫度有所差異,剛開始都屬于正常現象。目前,正在積極處理。
“小區位置比較偏,要給1400戶供暖,壓力很大,剛開始進水流量比較小,之后聯系街辦、熱力公司,加了一臺鍋爐,現在水流量增強了,平均溫度提升了2℃。從18日開始,小區大部分住戶家里溫度都已經升到20℃左右了。”彭先生說。
“相對于陽臺的地板,客廳地板摸起來沒有那么冰了。”昨日下午,中航華府小區的一名業主在群里說道。 實習記者 張仕杰 華商報記者 卿榮波閻良數十小區暖氣不熱
記者電話幾乎被打爆
供暖已經進入第三天,但西安市閻良區仍有不少小區居民反映暖氣不熱,個別小區到現在還沒供暖。華商報記者到閻良采訪供暖情況,投訴電話一個接一個,手機被打得不得不暫時關機。
鴻飛小區:往年供熱很好
今年不少住戶只有12℃
11月18日上午11時許,在閻良區迎賓大道鴻飛小區西門旁邊的高層A座6樓,張女士帶記者到家里看了溫度表,客廳的溫度12℃。張女士說,盡管已經供暖了,但她晚上坐在客廳沙發上要蓋比較厚的被褥,在家里也都一直穿著棉衣。暖氣片剛剛開始升溫,早上和昨天溫度一直比較低。
同在該樓居住的另一位住戶高先生說,他測了家里的溫度也是12℃左右。住在11棟2單元的一樓東戶的住戶說,她家11月17日客廳溫度是12℃,臥室是14℃。
據了解,該小區共有44棟多層,3棟高層。在物業辦,業主們不斷前來反映供暖不暖的問題。11時23分,華商報記者看到,前來物業辦登記暖氣不熱的住戶已經有104戶。而第104戶剛登記完,就又來了兩戶來反映同樣問題。據物業辦工作人員介紹,小區01到06棟以及幾棟高層,來反映暖氣不暖的住戶比較集中。02棟樓因為發生過曝管,對供熱影響比較大。
據一名住戶介紹,他們小區屬于西飛二十一區,而西飛在閻良的小區大概有15個,涉及12000多住戶。西飛原來是企業自己供暖的,供暖一直做得很好,今年將供暖轉給了地方,但供暖前應該完成的管道問題解決得太遲。大家在供暖前就把暖氣費交給了陜西紫光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但這個公司只收費并不供暖,具體供暖說是由城北熱力公司負責,如今出現供暖不暖的情況,也不知該具體給誰反映。

業主到有關部門反映
在前進東路東航花園,則是另外一種情形。住戶介紹,這個小區雖是一個院子,但卻是由三個開發商建設的,從西到東分別叫城建東航、麗登東航、陽光東航,有兩家物業公司,整個院子的供暖則由城東熱力公司負責。在小區東邊有一個熱轉換站,西邊也有一個熱轉換站。
在靠近小區南門的城建東航一棟樓,華商報記者走訪了一樓的兩家住戶,兩家住戶的溫度都是17℃。他們說,中午溫度上來了,但還是達不到規定的18℃。之前的溫度比較低。在這棟樓的一單元六樓,東戶住戶測試的溫度為14.5℃,西戶為13℃。兩家門口的供熱管道進水溫度是溫的,出水管道沒什么溫度。
在麗登東航花園的熱轉換站,供熱溫度為52℃,回水溫度40℃。按照貼在轉換站的運行操作規范,在正常工作狀態下,一次供熱的運行壓力應在4.00公斤左右,供水溫度在60-80℃;二次供熱的壓力為6-8公斤,供出溫度35-45℃。在城建東航的熱轉換站,回水溫度為34℃,供熱溫度為40℃。
據東航花園業主介紹,為供暖不暖的問題,業主們專門組織到有關部門去反映了問題。
麗景楓尚:小區供暖價高
想接市政需一大筆錢
閻良區藍天路麗景楓尚小區直到現在還沒有供暖。在一號樓一單元一家住戶,家里有兩位老人,還有一位癱瘓病人需要照料,在陽光照耀的客廳,溫度還不到12℃。老人說,平時溫度更低,他腰椎骨裂過怕冷怕疼,這兩天家里冷得受不了就只能開空調,穿厚棉衣厚棉褲,捂熱水袋。
在該小區院內,一聽說華商報記者來小區采訪供暖問題,業主們立即來了很多。業委會主任李先生介紹,他們2009年買房時說是將來要接集中供暖,專門向每戶收了錢,熱力管道也從小區門口通過,但后來不知怎么回事不接市政集中供暖,卻建了一個天然氣鍋爐房,由小區物業來燒鍋爐。閻良區市政集中供熱的價格是一個采暖季每平方米21元,但小區物業說每平方米23元也不能保證供暖質量。為此談不攏,業主們決定接上市政集中供暖。目前已經和閻良航空基地方面聯系,準備接那邊的集中供熱。但對方說,建熱交換站以及管道、人工等需要142萬花,目前還正在協商。
據統計,從11月15日至18日,閻良區共有40個小區住戶向華商報新聞熱線反映過供暖不暖問題。除了以上三個小區,還有錦業六號府邸、新松新天地、永曉雙星國際小區等。
11月18日,華商報記者到閻良實地采訪供暖情況,手機幾乎被閻良各個小區的業主們打爆,電話一個接一個,不得不關機才能進行正常采訪。
閻良區建住局:新管網多導致問題多
現已逐漸恢復正常
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小區供暖不暖的問題?閻良區建設和住房保障局負責人井先生介紹,閻良往年的熱源是城北熱力、城東熱力,此外還有還有小區自備鍋爐供暖。按照省政府、市政府要求,今年的熱源主要用的是富平的神華熱電廠的熱源。另外,國企“三供一業”移交把西飛等國企家屬區供暖移交給地方,為此建設了十幾公里的新管道。所以,今年閻良供暖是新熱源、新管道,問題比較多。加上11月16日上午,西飛幼兒園附近的補償器爆了,對供熱情況影響比較大。現在,富平那邊給水的溫度已經達到91.2℃了,到17日晚上60個換熱站只有四五個換熱站有問題,其他的已經好了。他們協調建立了相應的聯動機制,要求神華熱電必須按照城北熱力的要求供熱,所有的供熱企業和相關部門都要接受建住局的監督和調遣,另外街辦和社區也要對各小區供熱情況及時進行反饋。11月18日下午,建住局安排了六組人員對60個換熱站進行了檢查,大部分已基本運行正常。由于升溫還需要一個過程,各個小區的供暖溫度接下來就會逐漸好轉。 華商報記者 石錚 攝影 強軍還有這些小區暖氣不熱
供暖季開始,還有不少小區沒有來暖氣,有的小區溫度不達標。華商報記者整理部分溫度不達標的小區,這些線索還未核實,請相關部門盡快核實并為民排憂解難。 華商報記者 李婧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