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高山上的羚牛群 趙建強 攝秦嶺高山上的羚牛群 趙建強 攝

  近年來,隨著秦嶺地區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和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秦嶺羚牛的種群數量穩中有增,棲息地面積不斷擴大,秦嶺也成為我國野生動植物資源分布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每年端午節前后,秦嶺羚牛開始進入“戀愛季”。羚牛從四面八方遷移到秦嶺的高海拔地區,通常是少則十幾頭,多則四五十頭乃至上百頭組成羚牛群一起生活,進行“比武招親”。

  羚牛是秦嶺最大的食草類動物,它是主要分布在中國的亞洲特有種,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秦嶺羚牛是羚牛四亞種之一,成年羚牛體型高大健美,犄角粗壯彎曲,毛色呈乳白色或棕黃色,因此被稱為“秦嶺金毛扭角羚”,當地人又叫它為“白羊”。

  秦嶺羚牛有明顯的季節性遷移現象。每年6至8月,它們會從中低山遷移到海拔2400米以上的高山,這里食物豐富,樹葉、青草嫩綠,特別是氣溫涼爽,可以躲避“牛虻”、蚊蟲叮咬,它們一早一晚到高山山脊附近覓食,中午則進入叢林中休息,在這里將度過約三個月的美好時光。

  秦嶺羚牛在每年的二月前后產崽,每胎一崽。羚牛幼崽會受到格外的優待,在休息時被成年羚牛團團圍在中央,行進時也會走在隊伍的中間,避免豹等天敵的侵襲。

  隨著生態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加之持續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一大批林業生態項目,嚴厲打擊破壞秦嶺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為秦嶺羚牛繁衍生息創造了空前優越的外部條件,秦嶺羚牛種群數量明顯增加,近年來時常觀察到不同區域的幾十頭乃至上百頭的秦嶺羚牛聚群繁殖,成為秦嶺生態保護的一張靚麗名片。夏日的秦嶺,也因為羚牛的出現,而更加充滿神秘和魅力。據2009年出版的《中國重點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一書刊載,分布在陜西的秦嶺羚牛棲息地總面積為15690平方公里,數量為5100只,平均每平方公里0.3231只,陜西省重點分布在佛坪、周至、寧陜、洋縣、太白等十多個縣區。

  長期從事秦嶺羚牛研究的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曾志高說,隨著秦嶺天然林禁伐、自然保護區群的建立以及人們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秦嶺羚牛棲息地面積不斷擴大,種群數量穩中有增,但仍需進一步加強保護,形成以大熊貓、羚牛、金絲猴為代表性物種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格局,讓秦嶺這一生態資源寶庫永續發展。同時,他也提醒,雖然夏季聚群羚牛和冬春季節下山進村的患病羚牛性情不同,但都需要減少與羚牛的正面接觸,更不要圍觀、驅趕、激怒羚牛,遇見羚牛需要主動避讓。

  趙建強 本報記者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