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西部網

  編者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月28日在北京舉行新中國成立70周年陜西省專場新聞發布會。中共陜西省委書記、陜西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胡和平,中共陜西省委副書記、陜西省人民政府省長劉國中圍繞“‘五個扎實’譜新篇 追趕超越再出發”,介紹了陜西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70年來,陜西都有哪些變化?西部網、陜西頭條《秦知道》將從經濟、農業、民生、文化等4個方面為您解讀。

  胡和平在介紹陜西發展情況時提到,新中國成立70年來,陜西省經濟總量由新中國成立之初不足13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44萬億元。這說明2018年陜西GDP較1952年名義增長了1900.8倍,陜西翻天覆地的變化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從“百廢待興”到如今的“百業興旺”,70年來陜西經濟經歷了哪些滄桑巨變?

  觀察陜西經濟70年有哪些變化,看數字最為直觀

  地區生產總值是反映地區經濟發展成果最具綜合性的指標。70年間,陜西生產總值經歷從不足十三億到兩萬億的巨變。

  據陜西省統計局資料顯示,1952年陜西省生產總值僅12.85億元;到1981年,躍上了百億元大關,達到102.09億元;又經歷了14年,至1995年,躍上了千億元大關,達到1036.85億元;到2010年,跨入“萬億俱樂部”,達到了10123.48億元;至2018年,陜西省經濟總量達到24438.32億元,經濟總量在全國31省(市、區)中居第15位。

  新中國成立初期,1952年陜西人均生產總值僅為85元,到2018年達到63477元。1952年至2018年陜西人均生產總值名義增長了745.8。按世界銀行劃分標準,陜西已由長期以來的低收入地區躍升至中等收入地區行列。

  新中國成立初期,陜西省經濟增速波動較大,改革開放以后進入穩步快速發展階段,各年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1953-2018年年均增長9.1%,高于全國年均增速1個百分點。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長10.7%,高于全國年均增速1.3個百分點。陜西經濟增速穩居全國第一方陣,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經過70年的發展,陜西的產業結構也發生著不斷變化。1952年陜西第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是8.40億元、1.92億元和2.53億元,截至2018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830.19億元、12157.48億元和10450.65億元,較1952年分別名義增長了216.9倍、6331.0倍和4129.7

  回顧過去70年的輝煌成就,成績可謂來之不易。對于陜西的工作,中央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5年2月來陜視察時提出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扎實”要求,為陜西今后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和根本路徑。按照“五個扎實”要求,近年來,陜西各項工作取得長足進步,新時代追趕超越呈現新氣象新作為。

  從“鋪攤子”到“上臺階” 陜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秦知道注意到,本次發布會的主題是“‘五個扎實’譜新篇 追趕超越再出發”,這說明70年的發展歷程讓陜西經濟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發展之路,陜西實現了自身潛力的充分釋放、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但面對驕人的成績,陜西還需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時刻不忘對標定位、追趕超越,向發達省份看齊,讓陜西的經濟社會發展邁向新的臺階。

  不沿邊沿海,曾讓陜西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落伍。近年來,陜西借助“一帶一路”倡議東風,大力發展樞紐經濟、流動經濟與門戶經濟,正逐步成為高密度交通網的中心樞紐、各類要素聚集的核心區域、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陜西就是要深化改革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促發展,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加快建設‘一帶一路’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國際產能合作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國際文化旅游中心、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等‘五大中心’,著力構建陸空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省委書記胡和平在發布會上說。

  目前,陜西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5000公里,每天有245對高鐵列車從西安北站出發駛向全國,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347條客貨運航線聯通全國,通達29個國家55個城市,覆蓋“一帶一路”沿線14個國家28個城市。

  從2013年首次開通西安至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的貨運班列起,中歐班列“長安號”已基本實現中亞及歐洲主要貨源地的全覆蓋,班列開行數量快速增長。目前,中歐班列“長安號”開通線路11條, 2018年實載開行1235列,重載率、貨運量、實際開行量居全國前列,今年上半年發出846列,繼續位居全國第一。

  通過加速構建“陸空聯動”立體絲路通道,今天的陜西,已成為對外開放的前沿和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門戶,人流、物流、能量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在這里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陜西正重現“萬商云集”景象:三星儲存芯片等一批千億級龍頭項目落地投運;德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等20個國家在西安設立簽證中心;世界500強中的215家在西安投資或設立機構。

  去年,陜西進出口總值增長了29.3%,今年上半年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長了99.1%,陜西已經成為開放創新的一片熱土。

  這是陜西大力發展“三個經濟”,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的生動體現,更是陜西高質量發展的碩果。

  從一窮二白到繁榮興盛、從內陸腹地到開放高地、從溫飽不足到決勝全面小康、從黃土飛揚到滿目蔥蘢,如今,陜西已站在全新的歷史起點上,陜西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的時代,全省經濟高質量有序推進、發展追趕超越步伐穩健、富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