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56歲的胡超俄記得,自己第一次帶著煙標去拍照的實景地,是貴州黃果樹瀑布。那天,他請一位陌生人用手機幫忙拍了張照片,照片上,他拿著印有黃果樹瀑布圖案的煙標,就站在瀑布前,照片定格下了他抑制不住的興奮和喜悅。
那次之后,只要有時間,胡超俄就會根據(jù)煙標上的圖案去尋找實景地,然后拍一張人景物三合一的照片作為紀念。這樣的照片他已經拍了300多張,而這個數(shù)字,和他30年來收集的兩萬余個煙標相比,簡直微不足道。
從不抽煙的他
收藏煙標
胡超俄收藏煙標是從1988年開始的,那時集郵風靡全國,但胡超俄并不感興趣,他希望自己能做些與眾不同的事。一天無意中撿到的幾個煙盒,讓他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因為我沒有抽煙的習慣,以前就沒有留意過這個東西。這時候仔細一研究,才發(fā)現(xiàn)不同品牌的香煙煙標都不一樣,感覺挺好玩的。”胡超俄到現(xiàn)在還記得,他撿到并收藏的第一個煙標,是湖北鳳牌香煙,煙標上畫著一只五顏六色的鳳凰,很是別致。
年代最久的煙標
是清朝的
昨天在自己家里,胡超俄向記者介紹說,他收藏年代最久遠的一個煙標,是清朝的長壽牌香煙,是他從一個藏友那里花了數(shù)百元買來的。他還曾花8000元買了一個上世紀70年代的煙標。在他看來,有些煙標可遇不可求,一旦錯過可能就再也找不到了。所以在這點上,只要自己經濟允許,胡超俄從來都不會猶豫。
他認為,從起名到單色印刷,小小的煙標真實記錄了當時社會的科技和經濟狀況,甚至當時的一些重大事件,也會在煙標上有所體現(xiàn)。“比如我8000塊買來的那個經濟牌煙標,那個年代所有煙廠都叫一個名字,很多牌子就砍掉了,保留下來的也就三五百個品種。因為少,所以收藏的價值就會高。”
收藏已成為
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收藏煙標的意義到底在哪里?胡超俄說,首先因為收藏,讓他和全國各地100多位素未謀面的藏友,成了經常交流的老朋友。
“其次,這是我的一個精神寄托,是我的‘向導’。”胡超俄說,這么多年,煙標早已成了他生活當中的一部分,更何況這些年,煙標還“帶著”他,看了不少祖國的美景。胡超俄說,他計劃,退休后帶著妻子一起去祖國各地,尋找更多煙標上的實景地,走一走,看一看。
文/圖 本報記者 張晴悅
通訊員 馮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