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秦都市報

  隨著供暖季的開始,包括我省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楊凌、西咸和韓城等在內的汾渭平原城市群,減排壓力增大。秋冬季的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會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昨天,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多位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就《汾渭平原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進行了解答。根據行動方案,汾渭平原2019-2020年秋冬季目標為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3%。

  疑問一:為什么一到冬天就有霧霾

  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郝彥偉解釋說:“多年的監測數據表明,秋冬季節重污染以上天數幾乎占到了全年霧霾發生率的90%,同時秋冬季節PM2.5的平均濃度也是其他季節的兩倍以上。”

  以西安市為例,2013年全年重污染天數67天,到了去年重污染天數已經下降到了29天,降幅達57%;2013年PM2.5的年均濃度是105微克/立方米,去年下降到61微克/立方米。

  疑問二:今年冬天打算怎么應對

  郝彥偉認為,治理霧霾必須標本兼治。今年秋冬季氣象條件極端不利,更需要“人努力”。因此,今年汾渭平原秋冬季的攻堅方案主要從6個方面、24項措施入手。

  他進一步介紹,產業結構調整,通過關停落后產能,對達標排放的企業進一步提標改造,取得突破;能源結構,通過天然氣取暖和農村的煤改電、煤改氣,把煤的比重降下來;增加鐵路貨運比例,減少公路貨運比例,同時還要對老舊柴油貨車進行淘汰更新;控制各種物料堆場的排放,從而控制揚塵。

  “發揮聯防聯控作用,最大程度將污染物濃度控制下來。不僅關中8市區統一行動,還要加上河南和山西的6個城市。還有秋冬季的重污染天氣應急。將企業分成不同等級,在秋冬季節采取不同的措施,黃色等級減10%的污染物,橙色等級減20%,紅色等級減30%。”

  疑問三:應對重污染天西安啥措施

  2018年秋冬季西安市PM2.5的平均濃度下降了7.5%。今年西安目標任務是PM2.5下降2%。“通過對污染源進行解析,明確了西安的四個污染源。揚塵占21.8%,生物質燃燒占17.3%,汽車尾氣占11.4%,工業源和燃煤源兩者貢獻和占17.7%。”西安市副市長強曉安說。

  今年,西安市除繼續實施中重型貨車從西咸北環線繞城制度外,在重污染天氣應對期間,對國四及以下的柴油貨車進行限行管控,對國三以下的機械要禁止使用。

  在重大污染源方面,一方面加大對城市內目前重點污染企業的搬遷力度,另一方面減少一些企業的生產量。同時,加大對城市固定污染源排放的整治力度。強曉安表示:“燃放煙花爆竹導致去年PM2.5上升了1.9%,所以今年還將采用相應的措施來減少這些對西安霧霾的影響。”

  目前,西安市已經提出了應對重污染天氣項目工作清單,明確對2998戶企業和1860個工地實行項目清單管理。

  疑問四:機動車排隊加氣能否緩解

  省發改委二級巡視員王彪介紹:“今年在調配氣源上做了調整。一方面將公交車、出租車的用氣和民生用氣掛在一起,確保公交車、出租車的用氣。從目前保供方案看,用氣是充足的。另一方面,今年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的投入使用,用氣得到很大緩解。下一步要積極和上游供氣企業對接,爭取氣源,合理科學安排用氣,做好完善分級供應和用戶調峰預案,全力以赴確保民生用氣可靠安全。”

  關中地區城鄉散煤治理、清潔取暖和溫暖過冬方面,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煤則煤、宜熱則熱,哪一種方式能確保百姓溫暖過冬,就采取哪一種方式。

  疑問五:老舊車輛都淘汰完了嗎

  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副總隊長周新民介紹:“我們現在已經淘汰老舊柴油貨車9.12萬輛,淘汰燃氣車1.61萬輛,均超額完成任務。根據此次行動方案,今后的重點將放在重中型、重型和中型柴油貨車上。”

  疑問六:散煤治理進展如何

  省市場監管局市場稽查專員李保田表示,除在全省88個省道國道設置監測站外,還要求執法人員對銷售網點等進行全覆蓋的監督檢查。“廣大人民群眾可以利用12315投訴熱線等方式,對生產銷售劣質散煤行為進行舉報投訴,我們將獎勵300元—5000元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