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嘉)為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加快推進我省礦山生態修復,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日前共同發起設立陜西省秦嶺礦山生態修復基金。

  秦嶺礦山生態修復基金作為陜西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的子基金,按《陜西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規范設立。鼓勵相關投資機構、地質礦山企業、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解決礦山生態修復資金需求,提高我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助力我省環境保護及生態文明建設。

  秦嶺礦山生態修復基金主要投向陜西省范圍內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項目,以秦嶺地區為重點、兼顧其他地區,支持廢棄、政策性關閉、責任主體滅失等礦山的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秦嶺礦山生態修復基金首期規模3億元。其中,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擬出資1億元,招募其他社會出資2億元。基金管理機構需認繳不低于子基金總規模1%的出資額。

  秦嶺礦山生態修復基金的設立,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推行“市場化運作、科學化治理”模式,解決我省廢棄、政策性關閉和責任主體滅失等礦山的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融資難題,通過基金投資加速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項目產業化,在完成生態治理恢復的同時,帶動地區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