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改善沒有休止符,西安永遠在路上。2019年底,我市全面啟動“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在老舊小區、城中村(棚戶區)、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和“斷頭路”打通、架空線落地等影響城市形象、事關民生短板的弱項上發力,截至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一大批項目正在加緊施工、快速推進,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和好評。

  西安決心

  提升城市形象品質

  真正讓市民群眾從心底里感到滿意

  “住建部門將上下齊心、迎難而上,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竭誠努力補短板強弱項,提升城市形象品質,真正讓市民群眾從心底里感到滿意。”市住建局局長苗寶明說,“三改一通一落地”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是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步伐,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的“牛鼻子”工程。住建部門將協調各方力量,勇于攻堅克難,督促指導各有關單位完成好老舊小區改造、“斷頭路”打通和架空線落地工作。

  攻堅克難補短板。“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涉及面廣、情況復雜、難度大、任務重,住建部門將堅持“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強化為民情懷,用心用情用力,腳踏實地、努力拼搏,直面問題,努力解決,攻堅克難,加快補齊城市建設發展短板弱項。

  統籌謀劃保建設。堅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方案部署,科學謀劃,完善標準,實行工作項目化、時間節點化、任務責任化,協調、指導、督促各區縣、開發區落實屬地責任,協同有關單位高效高質推進各項任務。認真踐行“一線工作法”,全力破解場地移交、產權協調、資金籌措等難題,做到點對點銜接、面對面協調,掃除障礙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放管并重優服務。堅持市區共建、以區為主的原則,推動管理重心下移,從施工許可證核發到竣工驗收備案全過程的24項審批事項,全部下放到區縣和開發區,實現“能下放事項全部下放”。按照“審批項目最少、收費標準最低、辦事效率最快、服務水平最優”標準,全程跟蹤、限時辦結,為“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提供優質服務。

  老舊小區改造

  明德門北區

  79歲張大爺連聲說好

  老舊小區改造到底好不好?群眾反響怎么樣?家住明德門北區31號樓4單元79歲的張永堅老人,連說了三個“好”,來表達對改造工作的支持,他的話也代表了小區居民的心聲,很多群眾跟他一樣,不僅關注工程的進展,有時候還要提些建議,大家積極參與改造,支持政府的這一惠民行動。

  “外墻保溫、屋面防水、綠化提升、樓體噴涂、污水管網改造、市政供暖接入等工程都在加緊實施,多個工種交叉施工,預計9月底前要完成整個小區的改造任務,真正讓老百姓滿意、舒心。”雁塔區住建局局長王闖說,明德門北區一共有多層住宅38棟,1996年建成入住,今年1月7日施工單位進場施工,年前完成了安全通道的搭設和12棟樓的外墻保溫工作。2月26日,全面復工。

  改造中的明德門北區  

  目前,已累計完成18棟樓的防護網拆除及外墻保溫施工,剩余樓棟正在逐步搭設吊籃;沿街商業真石漆噴涂完成70%;小區西南側中央廣場改造完成60%;西南側綠化修建完成;1#、2#樓室外道路開始破除、管網正在開挖進行改造施工;東側圍墻正在改造修復;污水管網改造完成40%;圍墻改造完成50%;綠化種植樹木269棵;空調歸置完成1000余臺;已完成明德門北區38棟樓的窗戶加工,完成4棟樓的窗戶更換。

  記者在現場看到,部分樓體外立面已經完成了“灰咖色、黃色、灰色”的漆面風格,看起來非常時尚,一些正在改造的樓棟,大部分更換了節能塑鋼窗。“我們要把西安市最早的安居工程,打造成老舊小區改造的示范工程,實現既好看又好住。”王闖說,對于居民最關心的供暖問題,此次改造也將一并解決。

  紅會醫院家屬院

  保溫層讓樓體冬暖夏涼

  在紅會醫院家屬院老舊小區改造現場,工人師傅們正在進行外墻保溫施工。碑林區住建局局長張慶介紹說:“外墻保溫施工,是節能改造的重要部分,冬天能保暖,夏天能隔熱。”

  截至目前,小區1#、2#、3#、4#、5#樓外立面正在搭設腳手架,已完成80%;窗戶防護網拆除完成60%,外立面保溫完成50%,樓梯間改造完成70%,屋面原有隔熱層和垃圾清理完成50%。6#、7#樓外立面改造完成20%,樓梯間改造完成60%,屋面原有隔熱層和垃圾清理完成30%,預計在6月底全面完成改造工作。

  改造中的紅會醫院家屬院  

  目前,碑林區待改造的老舊小區605個,改造建筑面積約700萬平方米。2019年年底前已實施啟動16個,約100萬平方米。2020年底前改造完成583萬平方米,占完成總量的83.3%。

  全市進度

  據市住建局局長苗寶明介紹,我市以迎接“十四運”為契機,計劃用兩年時間對2000年以前建成,環境條件差、配套設施不全或破損嚴重,具有合法產權、未列入危房及棚戶區拆遷范圍的老舊小區,按照小區實際和居民意愿開展改造。總體按照“成熟一批、啟動一批、儲備一批”要求開工建設。2021年6月前計劃完成繞城高速以內80%以上老舊小區改造。

  通過墻體節能保溫和老舊供熱管網改造、老舊燃氣管網改造、自來水改造和室外雨污水管網改造,解決管道破損、堵塞嚴重、污水外溢、雨污不分等問題。同時,合理增加停車場所,使小區內車輛停放有序;增設老人、兒童活動設施,為居民提供休閑娛樂場所;增加監控設施,讓居民生活更加安全。打造配套完善、環境整潔、安全有序、管理規范、特色宜居的美麗家園,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按照“任務不減、目標不變、標準不降”的總要求,全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100個,1900萬平方米。截至目前,正在實施367個小區,902.9萬平方米,占全年47.4%。590個項目共申請中省資金18.9億元。

  “斷頭路”打通

  航天北路(雁塔南路至神舟四路段)

  三環外將又多一條東西走向城市主干道

  4月土方外運、文物勘察,5月雨污水頂管開挖,6月污水、雨水管道施工……在航天北路(雁塔南路至神舟四路段)“斷頭路”施工現場,一塊月度施工計劃展板格外顯眼,上面按照倒排工期的計劃,確定了每月要完成的主要工作。

  “這條一公里長的‘斷頭路’打通后,可以說三環外又多了一條東西走向的交通要道,從神舟四路到雁塔南路將不用再繞行航天大道,可極大方便道路周邊的居民和企業,也對區域交通循環起到很大作用。”航天管委會住建局局長林楊介紹說,航天北路(雁塔南路-神舟四路段)“斷頭路”打通工程是航天基地北部路網的一條東西向城市主干道,設計速度為50公里/小時。西起雁塔南路,東至神舟四路,全長1035.64米,紅線寬度50米,包含道路、雨水、污水、給水、通信、照明、電力管溝工程。

  施工中的航天北路(雁塔南路至神舟四路段)

  該工程于去年9月開工建設,今年2月23日復工。施工前該段堆滿建筑垃圾總方量約為30萬方,現階段航天北路正在進行土方外運工作,每天約有400車次的清運量,現累計完成垃圾外運約17萬方,剩余約13萬方。完成雨、污水7座頂管坑第一板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目前有施工隊伍2家,共計約220人。

  下一步計劃雨、污水頂管坑開挖;5月份完成剩余土方外運工作,計劃12月底完工,力爭10月份提前完成工程建設任務,保證2020年該段道路建設任務順利完成。

  學府大道中段

  沿途公園最多的一條路通車了

  4月6日上午,被稱為沿途經歷最多高校和公園的路——長安學府大道中段正式通車。隨著這段960米的“斷頭路”打通,全長6.3公里的學府大道全面貫通,成為長安區又一條東西向交通大動脈。

  已經建成通車的學府大道中段

  據長安區住建局局長吳海軍介紹,學府大道中段市政道路工程西起城南大道,東至濱河大道,采用海綿城市雨水收集再利用的方案設計,道路全長960米,紅線寬50米,雙向六車道。該路段的打通,對長安市政道路互聯互通的路網格局形成具有重大的意義,可謂是長安的又一條東西大動脈,將有效解決長安東西方向的交通壓力。同時,學府大道全段匯集著西北大學、師范大學、郵電大學、政法大學、西京學院等高校和樊川公園、鼓樂廣場、長安公園、中央公園、糖果公園、韋曲公園等多個公園也將通過這條路貫通在一起,成為西安乃至陜西高校和公園最多的一條路。

  學府大道中段施工現場

  在學府大道馬路中間,一棵樹齡260年皂莢樹格外醒目。吳海軍說,學府大道最早的方案是將這棵古樹移走,后來考慮到村民對這棵樹的感情,就調整了施工方案,將這棵古樹放在路中間保護起來,既留住了美麗風景,也留住了一絲鄉愁,效果非常好。

  全市進度

  據苗寶明介紹,我市按照規劃引領、提高標準、形成合力、完善配套的原則,市區聯動、協同作戰,確保在2021年4月前,打通58條“斷頭路”,同步實施配套管線、綠化亮化、交通標識、公共交通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使全市道路交通環環相扣、網網相聯,提高路網體系連通性和可達性,緩解交通壓力,方便廣大市民出行,改善人居環境和提升城市形象。

  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截止到去年底,已順利打通204所西側規劃路、高新路南延伸段、航天西路等25條“斷頭路”。目前剩余的33條“斷頭路”中,已打通學府大道、向陽路西延伸等2條“斷頭路”,27條正在有序推進,4條正在征地拆遷和施工準備,力爭早日開工建設,如期建成投用。

  架空線落地

  含光路(南二環~明德二路)

  定向鉆讓路面不開挖能施工

  “大家看,這一捆線纜大概有100多根,這還不是最多的,在有些路口都是好幾捆綁在一起,我們現在要做的工作就是讓這些架空線落地,恢復城市的天際線。”在含光南路9號西安石油大學對面,工人師傅們正在進行線纜主管溝施工,他們表示,有些路段采用明挖的方式進行,有些路段采用定向鉆的非開挖方式進行,盡最大可能減少對路面的損壞和交通的影響。

  含光路通信架空線落地項目

  據雁塔區住建局副局長張海龍介紹,含光路雁塔區范圍的架空線落地工程,北起南二環,南至明德二路,全長約2.7公里。本次設計的線纜主管溝位于道路中央綠化帶內,主管群為12孔管線,將采用定向鉆的非開挖方式進行施工,過街支管采用明開挖方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施工。近期已完成13處管程的施工,剩余3處正在全力推進。該項目于3月10日開工建設,預計5月31日完成管溝建設,7月底全面完工。

  建設東路(雁塔路~太乙路)

  計劃7月底完成線纜拆除工作

  在建設東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門口南側人行道上,工人們正在進行地磚鋪設。碑林區住建局副局長魏西昌介紹說,建設東路(雁塔路~太乙路)通信管道工程共計900米管程,于今年3月9日開工,設計管孔數為11孔。

  目前完成主管群700米,剩余主管群、四道過路和引接約200米,計劃管道建設5月9日完工。管道建設竣工后,計劃7月底完成線纜拆除工作,目前各項工作都在加緊進行。

  全市進度

  據苗寶明介紹,我市按照“核心區域優先、架空線集中路段優先”的思路,建立“市級統籌、各區和開發區落實”的責任體制,加強統籌協調能力,充分發揮市區聯動、部門協同作用,一路一策,分類實施,全面推進架空線落地工作。

  
    2021年5月底前,要完成主城區道路以及城中村、老舊小區通信架空線落地工作,優先完成主、次干道,重要區域及含光路通信架空線落地工作;完成迎賓大道(一級道路)及“十四運”場館周邊電力架空線落地共89條路段、253.8公里,并對主、次干道(二、三級道路),背街小巷(支路)及城中村、老舊小區電力架空線進行歸順整理;“十四運”前,完成32公里管廊建設和架空線落地。打造環境優美、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的城市綜合承載系統,優化城市空間環境。

  
    截至目前,累計完成通信架空線落地管溝建設117.36公里,落地53.1公里;完成電力架空線落地管溝建設94.53公里,落地68.7公里。咸寧路、長纓路連廊已完成主體施工;幸福林帶架空線落地涉及的8個項目中,萬壽路、幸福路、長樂路連廊、韓森路連廊正在主體施工;建工路連廊正在進行土方開挖。子午大道、“三中心”配套管廊等6個項目主體已基本完工;科技八路、朱宏路等項目正在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