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務院發布《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強調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國家將大力支持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陜西省一直是全國半導體領域科研制造的基地之一,目前已形成設計、研發、制造、封裝、測試、支撐業等全產業鏈的創新活力。西安高新區作為國家第一批高科技產業開發區,不斷加速光電芯片產業布局,聚焦“芯”高地。
確定“123608”總體思路 夯實“芯”高地基礎
依靠西安的區位、科研、人才和產業基礎優勢,西安高新區充分發揮光電芯片和集成電路在新興產業中的技術支撐與應用推廣作用,以各產業園區為平臺,推動集成電路和光電芯片產業實現重點突破和整體提升,發力打造千億產業集群,為陜西經濟發展、硬科技實力提升和國家安全保障提供有力支撐。美光、三星、華為、中興、隆基綠能等一大批國際知名半導體和通信企業在此落戶,西安集成電路產業的產業規模、技術水平和產業發展成熟度都得到顯著提升。
西安高新區從產業鏈和創新鏈的角度出發,不斷優化、提升半導體產業布局。芯片是半導體行業的核心和基礎,也是產業科技實力的硬指標。西安高新區以建設硬科技創新示范區為契機,確定了“123608”的總體思路,以“支持硬科技研發——暢通硬科技轉化——培育硬科技企業——做強硬科技產業”為一條核心主線;突出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與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持續推進“三代技術”轉化、突破與探索,率先形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體制;重點聚焦“六大領域”,實施“十大示范工程”;落實“八個一批任務”,打造一流硬科技創新發展生態。
據了解,高新區鼓勵和引導區內企業不斷創新、持續提升自身硬實力,以突破“卡脖子”技術為目標,全力打造“芯”高地。
專注硬科技創投孵化服務 中科創星持續助力“芯”高地
近年來,西安高新區持續加大了對光電子芯片領域的投資力度。2015年,多家科研機構共同發起設立了陜西光子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究院,其擁有光電芯片生產所需要的超凈車間和十幾臺 MOCVD 和 2800 多臺套芯片生產和測試設備,成為國內第一個圍繞光電子領域的專業化眾創空間。2016年,國內首只專注于光電芯片領域的早期基金——陜西先導光電集成創投基金成立,總規模10億元,主要投資在半導體產業鏈和消費光子、光子集成芯片和光電應用領域的科技企業。目前,基金已在光通信、光傳感、光顯示、光子制造和生物光子等方向投資項目80多個,入駐在陜西光電子先導院的企業奇芯光電、唐晶量子、飛芯電子、賽富樂斯、卓鐳激光、中科阿爾法也在其中占據了重要席位。
中科創星自2013年就著手在本地投資信息領域的早期項目,成立中國第一個硬科技天使基金和孵化平臺,目前在管資金規模53億元,圍繞國產芯片和半導體有著核心技術的硬科技領域投資布局。截至目前,中科創星已投資孵化了300家硬科技企業,為本地投資孵化超170家企業,投資金額超過17億元,已有73個項目獲得下輪融資。
在光電芯片、商業航天、精密制造等領域,為西安培育了實現12波25G MWDM激光器芯片量產的速光通信激光器供應商源杰半導體,開拓國內光子集成領域的奇芯光電,國內掌握全息光柵波導設計到生產完整閉環的鯤游光電,專業從事熱成像設備研制和生產,為全國近20個城市提供戰“疫”利器的泰豪紅外,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全球領先的光纖溫度傳感器供應商和其光電,在國內率先研制出系列化超快激光微加工裝備,填補了國內該領域技術空白的中科微精,通過半導體技術實現國內半導體激光器外延片產業化生產的唐晶量子,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基礎平臺與解決方案服務商中科聞歌,利用大數據技術高效精準助力疫情防控的九索數據,致力于成為全球三維傳感領域引領者的知象光電,半極性氮化鎵材料領先者的賽富樂斯,國內稀缺的提供軍民兩用復雜電磁環境監測、構建、仿真與評估綜合解決方案的硬科技團隊大衡天成等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
未來,中科創星將在西安高新區的協助下,繼續關注半導體設備與材料領域;另外,在芯片設計方向上將重點關注新的平臺技術如硅光芯片,或卡脖子技術如高端通信類激光器、高端模擬芯片等產品。整體將注重光電領域核心技術發展的關鍵性突破,投資的技術方向多為關鍵核心技術,屬于國際領先或者行業內頂級團隊,并蓄勢以待光子集成時代的到來。
通訊員 呂宏偉
本報記者 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