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蝸是目前全球公認的治療雙側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別是兒童聽障患者,越早干預,越有利于對聲音的辨識、理解和記憶。記者3月12日獲悉,2025年3月31日起,陜西省醫療機構將執行多種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品,其中,人工耳蝸的價格從平均20余萬元降至5萬元左右,平均降價15萬元,降幅達75%。

  醫保預付助力集中采購

  日前,陜西省醫保局發出《關于做好人工耳蝸等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工作的通知》,就做好人工耳蝸等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工作進行了安排。采購主體為我省參與報量的醫療機構,鼓勵未報量的醫保定點社會辦醫療機構采購、使用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品。

  《通知》明確,自3月31日起執行人工耳蝸、乳房旋切針、血管組織閉合用結扎夾、導引導管和導引導絲、預充式導管沖洗器等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5月1日起執行外周血管支架集采中選結果。

  省醫保局要求,各環節要切實完成落地執行準備,保障產品質量和供應,落實好醫保基金預付政策,鼓勵醫?;鹋c生產(經營)企業直接結算。對醫療機構未優先采購使用中選產品、不按時結算貨款的,應采取約談、通報等方式督促其及時整改,情節嚴重的按照醫保定點協議規定予以懲戒。

  將造福更多聽障患者

  人工耳蝸對于兒童而言,1歲、3歲、6歲是植入的黃金窗口期,越早干預,越有利于兒童對聲音的辨識、理解和記憶。我國聽力殘疾人群大約2780萬,但動輒數十萬元的醫療費用讓不少患者望而卻步。

  去年12月,國家組織人工耳蝸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集采后人工耳蝸類耗材單套(含植入體、言語處理器)價格從平均20余萬元降至5萬元左右,支持3.0T核磁檢查的人工耳蝸降至5.5萬元左右,普通人工耳蝸降至4萬元左右,疊加部分地區醫保報銷政策紅利,患者單側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價格可降至2萬元~3萬元。

  據了解,此次集采結果自3月起已在北京、天津等十余個省市落地,陜西將與全國同步推進。“這是民生大事,是患者的福音,希望集采后患者都能盡快用上人工耳蝸?!甭牭饺斯ざ伡杉磳⒙涞仃兾鞯南?,陜西省人民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張文很高興。她告訴記者,臨床上需要人工耳蝸治療的患者很多,有先天性耳聾兒童、重度耳聾的老年人,還有因為中耳炎等疾病導致的聽力受損患者?!捌鋵嵗夏耆诉x擇人工耳蝸植入的效果很好,如果老年人耳聾后不干預,患老年癡呆癥的風險也會增加。”張文說,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人對于人工耳蝸植入的需求在增加,可是很多人無力承擔人工耳蝸的高昂費用,或者覺得費用太高,不想給家庭增加經濟負擔從而放棄植入,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

  來源:西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