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陜西楊凌報道:南瓜、辣椒、甘薯、玉米……這些農產品可以說是我們飯桌上的常客,究竟有什么新奇可言?LED燈、二維碼,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又與農作物生產有怎樣的關系?帶著這些疑問,走進楊凌農高會,你一定會找到滿意的答案。
產品個頭哪里大?太空南瓜奪第一

274斤是什么概念?這是兩個青少年男子的重量,是將近6大袋面粉的重量,而如果將這個重量同農產品掛鉤,你所想到的可能會是滿滿一車。而在農高會上,這僅僅是一個“太空南瓜”的重量。
農高會A館里的“航天作物”可以說是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不少我們熟悉的產品在太空里走上一趟,身價便會漲許多。可要說這里面的明星,當屬這巨形南瓜了。在市場上,超過二十斤的南瓜已絕對屬“重量級產品”,而上百斤的南瓜我們基本都是在新聞里看到的。在農高會能親眼見到這個一家人連續吃一個月都吃不完的南瓜,可謂是驚嘆不已。
作物品種哪里全?農高玉米不“讓賢”

甜玉米,香甜的水果玉米——這樣的吆喝聲想必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確,玉米作為很多人喜歡的食物,隨著種類的不斷增加,現在從顏色、口感都有了新的突破。而在農高會上,種類極其繁多的玉米品種可以說讓人眼花繚亂。
這里有強調高畝產的、有強調水果甜味的、有以粘度為口碑的,也有以顆粒飽滿而吸引目光的,可以說是一應俱全。比如說,在農高會A館的中科院展區,就展示了“陜科糯甜1502”和“陜科糯甜1802”這兩個品種的玉米。這種玉米穗上的糯甜比例為3:1,全株青儲生物產量可達每畝5-6噸,而它的顏色更是一改玉米金黃的傳統印象,以棕黑色為主。
可愛外觀哪里找?人工靈芝萌翻你

說到靈芝,人們一定會與聯系到“稀少、高端、昂貴”等詞語。作為大家耳熟能詳的一種藥材,靈芝入藥的功效時常被提及。因此,很少有人關注這樣名貴的藥材究竟長什么樣,甚至沒人會想到買上一株靈芝作為家庭擺設。
在農高會,萌萌的人工靈芝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雖然說人工栽培的靈芝與野生靈芝的藥效差異巨大,但是其較低的成本和方便的監管還是讓它受到了廣泛的歡迎。而經過一定的改良,更有人將它做成盆景擺放。
當其他人在家里擺著傳統的水仙、吊籃等盆景時,你卻別具一格的放上一盆靈芝,如此怎能不吸引人呢?
外形差異哪里大?胖瘦辣椒真新奇

如果生活中沒有辣椒將會是什么境況?那些饞人可口的川菜、麻辣小吃便不復存在,那種邊吃邊辣到大汗淋漓的場景也便不復存在了。辣椒無論是作為菜品,還是調味品,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農高會無土栽培館里,辣椒一改長在土地里的低矮印象,而是好像樹一樣高高矗立。辣椒的體型從直徑僅1厘米長度卻有近30多厘米,到長度不足10厘米直徑卻有近5厘米,高矮胖瘦可謂是一應俱全。在場館外更有用火紅的干辣椒做成的造型,而辣椒的衍生產品——辣椒面、辣椒醬等也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先進技術哪里用?光電農業去搬家

在較為傳統的種植者眼中,農作物種植一定離不開灌溉、施肥、光照等條件。而如今,光電農業打破了傳統的思維,在半封閉的生產環境中運用立體化的無土栽培技術對農作物進行培育,不需使用農藥,也免去了病蟲害的威脅。
對于植物種植者而言,獲利的途徑一是葉菜類的大量量產,如小白菜、萵苣等十字花科植物;二是種植難度高的人參等高經濟價值作物,只要使用特定的光電系統,就能培育生長條件較苛的季節性作物。
光電科技將作物從傳統的種植地中搬家到光電化的無土種植箱中,在未來的種植甚至于養殖中,想必都會有很好的前景。
食品安全哪里強?溯源標志安你心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更多的人開始關注“我吃的東西從哪里來,是如何生產的”。而溯源標志的出現便解決了大家的這一困惑。
農高會所展示的溯源標志,是在產品上張貼二維碼,通過對二維碼的掃描,可以實現“生產過程有記錄、記錄信息可查詢、流通去向可跟蹤、主體責任可追究、問題產品能召回、質量安全有保障”,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讓大家買的安心,吃的放心。
溯源標志的出現,也意味著農業在與機械化不斷融合后,開始與互聯網融合,在未來的發展中,互聯網將不僅作為產品銷售的一個渠道,而是會以其“信息容易查詢,海量信息存儲”的優勢而助力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王煒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