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席記者 姬娜)“五一”小長假是“游客黑名單”制度實施以來的首個出游高峰,記者昨天發(fā)現(xiàn),游客們相互監(jiān)督,不少人隨手拍照曝光不文明行為。
國家旅游局日前公布并正式施行《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被旅游業(yè)內稱為“游客黑名單”。4月14日,國家旅游局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旅游行業(yè)文明旅游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開展旅游不文明行為“隨手拍”活動。
翻開微信朋友圈、微博,與以往的節(jié)假日不同的是,除了有曬出游吃喝玩樂的,還有不少人曬出游不文明現(xiàn)象。“我們一家人去漢中南湖旅游,看到兩位游客吃完東西,隨手把垃圾扔湖邊,頓生厭惡,所以我拿手機拍了照傳到微信上。”李女士說,之前想著會侵犯別人隱私權,現(xiàn)在有了相關規(guī)定,她覺得自己有了底氣。
5月2日,在天水麥積山景區(qū),記者看到游人如織,排隊準備看石窟的人有幾千米長,突然記者聽到周邊游客的譴責聲和手機拍照聲。原來有幾個人從后面跑過來插隊,保安制止時,插隊者還不依不饒,此時,很多游客拿起手機拍照曝光插隊這種不文明現(xiàn)象,有幾位游客邊拍照邊對保安喊:“插隊可恥,不行打110,我們都為你們作證。”此時,插隊者低下頭乖乖地走了。
“每年旅游旺季都曝出不文明現(xiàn)象,今年有了專門的條款制約,不文明行為多少有所收斂。”景區(qū)一位工作人員說。
王奇律師認為,游客相互監(jiān)督的威懾力毋庸置疑,可以把拍下的照片和視頻作為證據(jù),向旅游部門反映舉報。他建議,在網(wǎng)上曝光游客的不文明行為時,也應尊重個人隱私權和肖像權,曝光最好在面部打上馬賽克,教育別人引以為戒是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