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聯合國將今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確定為“讓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社區和我們自身在沒有毒品的環境下得以發展”。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今年國際禁毒日的致辭中指出:我們必須考慮除了將吸毒者定罪和拘禁之外的其他辦法,把刑事司法工作的重點放在參與供應毒品的人身上。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公共衛生、預防、治療和護理以及經濟、社會和文化戰略。
講述
記者昨日跟隨省婦聯幫教人員來到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活動過程中,兩名戒毒人員講述了各自被“毒魔”吞噬的悲慘經歷,并呼吁人們千萬不要碰觸毒品。
她外出打工染毒癮
20歲的寶雞姑娘楊雪家在農村,父親因身體殘疾不能干重活,便和母親在附近的山上以養雞、養兔賣錢供養她和姐姐上學。2007年,父母養的雞和兔子突然成群死去,當初的投資全部化為泡影,家庭經濟狀況頓時跌入低谷。
2008年,楊雪的姐姐考上了西安美術學院,卻因家里無錢而準備放棄上學。當時只有13歲的楊雪聽到后,給家里留了一封信,第二天背著包只身來到西安一家火鍋店打工供姐姐上學。
“姐姐工作以后,我也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沒有那么重了。2013年在網吧上網時認識了幾個小伙子,我們在一起玩耍時,他們讓我吸一種白色粉末玩,沒想到一下子給染上了毒癮。”期間,一個當初和她一起吸毒的朋友被公安機關抓獲后,她也被送進了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戒毒。楊雪擦著淚水說,生活中交朋友一定要慎重,一步走錯了,一輩子就完蛋了。
丈夫染毒妻子賭氣以販養吸
38歲的霍玲(化名)家在蒲城,1999年乘坐出租車時認識了的哥張某。結婚后,此前就喜好打牌的張某三天兩頭約場子賭博,每次都輸個精光。張某的姐夫林某是個“癮君子”,有一次,林某毒癮發作后怒罵張某,“你有錢賭博輸給別人,也不愿意借給我。”雙方越吵越兇,張某一氣之下,通過別人買來毒品吸食,誰料吸了兩次就染上了毒癮,后來曾戒過四五次,可每次戒完接著又吸。
當時,霍玲已經懷孕,但考慮到孩子的健康,她只好墮胎,并為此經常和丈夫爭吵、打鬧,卻始終無法幫丈夫戒掉毒癮。“你抽我也抽。”霍玲說,為了報復丈夫,她也吸上毒品、染上毒癮。
“為了籌集毒資,后來就走上了一邊吸毒一邊販毒的不歸路,家人都不認我了。2013年3月18日,我被警方抓獲后送到了女子強戒所,我母親患癌去世后,強戒所還專門安排我回家了一趟,可我不敢去看母親最后一眼。”霍玲聲淚俱下地講述著。
她穩定了一下情緒后接著說,母親去世后,姐姐每月定時趕到強戒所看望她,聽姐姐講,她的丈夫張某今年過春節時,因吸毒過量已經死了。她不知道自己后半生該怎么去度過。本報記者趙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