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陜西靖邊7月16日電(記者冽瑋 田進)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人民檢察院16日披露,受利益驅使,當地石油行業近年發生的貪污案件呈上升趨勢。2012年至2014年,靖邊縣人民檢察院反貪局立辦涉油案件9件38人。

  據了解,靖邊縣位于陜西省北部,地處西北能源基地,油氣儲量豐富。境內設有延長靖邊采油廠,榆林煉油廠等。由于原油價格較高、利益大,一些企業職工利用職務便利,監守自盜販賣原油,引發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

  統計顯示,靖邊縣人民檢察院反貪局2012年立辦貪污賄賂案件8件15人,其中涉油案件2件8人,所占比例為53%。2013年立辦貪污賄賂案件6件18人,其中涉油案件2件13人,所占比例為72%。2014年立辦貪污賄賂案件11件22人,其中涉油案件5件17人,所占比例為77%,這些案件類型均為貪污案件。通過對涉油貪污案件的查辦,三年挽回經濟損失100余萬元。從立案數據來看,隨著油區的經濟發展,涉油案件呈上升趨勢。

  近年來,當地查辦的涉油貪污案件均為團伙作案,少則2人,多則5人以上。主要發生在生產一線,直接管理原油及涉油物資的企業職工是主要的犯罪主體,有管理職務的便利。

  2012年5月初,延長油田靖邊采油廠一井場原油產量超過了核定的生產指標。井場班長羅某、照井工王某預謀偷賣超出指標的原油,伙同何某等人聯系5月9日凌晨從井場拉了6.11噸原油賣到一收油點。經靖邊縣價格認證中心鑒定,被盜賣的6.11噸原油的鑒定價為人民幣26374元。

  靖邊縣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指控羅某等7人犯貪污罪。靖邊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羅某等7人非法占有財物,其行為均已構成貪污罪。

  “作案手段主要是監守自盜,企業職工和當地村民或販油人員合伙起來,共同盜賣自己管理的原油及涉油物資,從中獲利。”靖邊縣人民檢察院工作人員表示,原油價格不菲,近年被販賣的原油數量、金額也在不斷增大,從用袋裝油發展到用油罐車偷裝販賣。

  據了解,當地涉油案件之所以高發,是因為靖邊縣地形復雜,產油區位于山區不利于監督管理。靖邊縣境內有上千口油井,每口油井只有一、兩名采油管理員。其中一些人就利用職務的便利,伙同他人販賣原油獲利。

  此外,還有打擊上不嚴、力度不到位的因素,對此類石油行業的貪污賄賂案件處理較輕。“一些數額不大的,有些企業就內部處理了,對于同類犯罪起不到震懾作用,也對企業職工起不到教育作用。”

  有關人士指出,職務犯罪預防是巨大的社會系統工程,檢察機關作為專業職能部門,將結合辦案圍繞檢察職能行使檢察權,把預防工作貫穿檢察機關依法查辦職務犯罪的訴訟過程,并延伸到涉油企業和部門,通過開法制教育會,及時發送檢察建議等,促進其健全制度。

  同時,還將繼續在石油行業加大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力度,打防并舉、標本兼治,有效遏制職務犯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