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陜西將用什么吸引央企

  “當前陜西發展正處在追趕超越階段,具有產業多元支撐、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勞動力素質高等優勢,央企在陜發展機遇重大、前景廣闊。陜西對央企進陜熱切期盼、全力支持,將以‘十三五’規劃為引領,釋放改革活力,夯實工作責任,與央企開展多領域務實合作。”在今年10月16日深化陜西省與中央企業戰略合作座談會上,省委書記趙正永向央企發出這樣的邀請。

  盡管在爭取央企的道路上,陜西面臨多個“競爭對手”,但優勢依然不容小覷。首先,陜西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起點,是聯通東西、輻射南北的重要樞紐,多條運輸大通道在此交匯,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是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重要的人流、物流集散、中轉樞紐,區位優勢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條件。

  其次,從產業上來說,陜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成榮認為,陜西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和裝備制造業基地,產業基礎較好,工業門類比較齊全,各種生產要素充足,當前西安的五大主導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旅游業、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也是陜西發展的優勢產業,可以為央企產業轉移做好承接工作。

  除此之外,陜西作為國內著名的高教大省,擁有3000多家科研單位,63所高等院校,在校學生近百萬,兩院院士60位,還有40多萬名專業科技人員,研究實力強,具有明顯的人才優勢,也成為吸引央企的重要因素。

  “陜西現在肩負著向西開放的歷史重任,央企和地方企業進行合作嫁接,提升本土企業的規模技術,對于走出去以及輻射帶動西部地區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張寶通強調說。

  陜西的決策者也深知,在當前各省、市紛紛采取措施,加大與央企合作力度的背景下,陜西要想吸引更多的央企投資發展,必須注重發揮自身優勢,打造優良的投資環境,堅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為了進一步激發央企參與陜西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性,省政府還專門出臺了支持央企進陜發展的有關優惠政策。通過地方政府的主動引導、協同推進,形成了政府、企業協同推進的合力。

  過去,陜西與央企合作多是引進資金、引進戰略投資者,現在不僅引進了央企的資金優勢,還引進了資源優勢、人才優勢、管理優勢以及政策信息優勢,開始了全方位、寬領域的戰略合作,開啟了陜西國企與中央企業全面深化合作、共同加快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