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十三五”迎來新一輪發展
11月24日,陜西燃氣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華電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在西安簽訂了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實行多領域、深層次、高水平的合作發展。中國西電集團公司總經理張雅林也曾表示,“十三五”期間,預計公司在陜西投資30億元左右,主要會圍繞能源生產、使用等領域進行合作。
這些合作項目都是我省加快推進經濟發展和轉型的一個縮影。現如今,借助西洽會、歐亞經濟論壇、楊凌農高會等平臺以及粵港澳、央企進陜等經貿活動,五年來我省實際利用外資達170億美元,年均增長18%。74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陜投資并設立111家企業,光伏產業、金融資本、電子通訊、空港物流、高新技術等新興產業紛紛落戶。
在10月“央企進陜”座談會上,還有69家央企與陜西省簽約產業項目323個,總金額達8723億元。簽約項目涵蓋之廣、投資之多、規模之大均創新高,“項目不僅涵蓋了三個產業,還包括了能源化工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諸多產業。”陜西省發改委主任方瑋峰介紹說,“這將對陜西省在‘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產業轉型升級和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在陜各級中央企業共1240家,資產總額超過1.48萬億元,在陜央企已經成為陜西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推動陜西產業結構優化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毅也表示,希望央企積極落實國家戰略、主動融入陜西發展,突出自身優勢,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談到央企對陜西經濟的促進作用,省國資委主任劉陽也認為,省屬企業需要通過央企的參與,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希望央企能充分發揮資金、管理、市場、人才等優勢,加強與陜西科教、能源、文化等優質資源的嫁接融合,深化產業升級、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領域務實合作,加快實施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重點項目,實現新常態下的合作共贏、攜手共進。
根據陜西目前的產業結構特點和經濟發展領域,“十三五”期間產業轉型升級速度會進一步加快,在這個過程中,央企進陜西,不論是股權投資,還是技術合作,都會對陜西優勢主導產業規模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而且央企不僅帶著資金和技術,還會帶來較高水平的管理經驗和品牌影響力,從而帶動陜西產業的發展和產業鏈的完善。
“現如今,陜西經濟處在追趕超越階段,我們有理由相信,央企進陜對于陜西繼續保持這一發展態勢會有良好的助推作用!”裴成榮分析說。
(編輯:wsx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