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局稱采礦區未到保護區 而文物局“建設控制地帶”坐標成“謎”

  那么,這家磚廠的采土是否有國土資源局的審批?文物局所說的建設控制地帶又是什么?繼續來看記者的調查。

  14號下午,記者來到咸陽市國土資源局渭城分局,地質監測環境監測站副站長張春元說,咸陽周陵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采礦許可證是在國土資源部備案審批過的,并提供給記者一份周陵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

  咸陽市國土資源局渭城分局地質監測環境監測站副站長張春元:“首先我們這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是經過省人民政府批準,報國家備案的,這個是合法的。規劃的區域,這是采礦區。”

  記者:“藍色的部分是嗎?”

  咸陽市國土資源局渭城分局地質監測環境監測站副站長張春元:“藍色部分是采礦區,這個綠色的就是文(物)保(護)區。”

  記者:“(采礦區)離文保區有一定距離?”

  咸陽市國土資源局渭城分局地質監測環境監測站副站長張春元:“嗯。”

  記者看到,磚廠獲批的采集粘土地帶位于漢渭陵西南方向,圖紙標明了漢渭陵的保護范圍,但對建設控制地帶并未提及。

  據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十八條規定:根據保護文物的實際需要,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在文物保護單位的周圍劃出一定的建設控制地帶,并予以公布。那么,漢渭陵的建設控制地帶范圍是什么?記者聯系了給磚廠下發停工通知書的咸陽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隊。

  咸陽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隊工作人員:“你這個打到咸陽市文物旅游局安全督查科,我們上級部門接受采訪,我們不接受采訪。”

  記者:“稽查支隊讓我們來問你們,說你們是它們的上級部門,說你們比較清楚,它有它的執法依據沒有。”

  記者:“我們現在就是在咨詢這個執法依據是什么?”

  咸陽市文物旅游局安全科工作人員:“那執法執法依據應該就是文物保護法,陜西省政府公布的,文物保護法的文物保護范圍。”

  記者:“是,這個保護范圍的圖,我們在哪里可以看到,建設控制地帶的坐標是什么?”

  咸陽市文物旅游局安全科工作人員:“你是這,你到渭城區文物旅游局去一下吧,因為昨天我們和國土部門開了個會議,國土部門正在核查它們(磚廠)的取土范圍,和我們這個坐標正在對比。”

  隨后,記者來到咸陽市渭城區文物旅游局,想要核實漢渭陵保護區的建設控制地帶具體坐標,區文物局工作人員將記者帶到區委宣傳部,在經過近1個小時的等待后,工作人員給出了這樣的回復。

  咸陽市渭城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這個事情人家是由(咸陽)市里壓下來了,就是由(咸陽)市文物旅游局統一回復。”

  在咸陽市文物旅游局秘書科,一位姓楊的工作人員說,分管局長外出,會在15號下午2點半對該磚廠具體情況予以說明。但截至下午5點記者發稿前,對方一直沒有回復。

  [編后]建設控制地帶規劃的初衷,就是為了保護文物保護區。磚廠兩次收到了因侵入漢渭陵建設控制地帶的停工通知,咸陽市文物旅游區、咸陽市渭城區文物旅游局卻始終不愿正面回復“建設控制地帶”的具體坐標,不得不讓人思考目前文物保護工作的現狀。也許對于咸陽周陵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來說,他們采土有資質、有審批,目前看似還未對文物保護區有實際的破壞,但隨著開采的不斷深入,結果不敢想象。回頭看看漢成帝廢昌陵八角琉璃井遺址,目前基本全部被磚廠“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