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率先啟動了絲路大學聯盟

  俄羅斯阿爾法電視臺記者詢問絲路大學聯盟相關情況。王樹國表示,由西安交通大學牽頭,陜西率先啟動了絲路大學聯盟,目前俄羅斯已經有20多個學校加盟。絲路大學聯盟是公益性的非營利組織,今年將召開一系列論壇和會議,并發表西安共識,為絲路沿線國家的發展發出大學的聲音。

  “十三五”陜南將推進綠色循環發展

  新華社記者向方瑋峰提問“陜西省如何保證將一江清水送北京,并如何在保證水清的前提下兼顧百姓致富?”

  方瑋峰回答說,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70%的水來自陜西漢江。從項目開始到成熟,陜西采取了縣級普遍建立污水和垃圾處理場、關停小礦山、農村居民進入城鎮等措施,并積極實施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南水北調水源地應急制度,保證了境內流出水質在國家Ⅱ類標準以上。陜南三市涉及水源保護的28個縣,也是國家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區的核心地區,“十三五”將推進綠色循環發展,加深干部群眾護水保水的意識。通過發展產業經濟園區、群眾移民搬遷、開展勞務輸出等方法,陜南的經濟總量在全省占比已經提升了兩個百分點。陜西的綜合施策不僅使生態更美,確保了一江清水,更通過循環發展,推動了水源地群眾同步夠格奔小康。

  陜西去年進出口總額突破300億美元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在外需比較低的大趨勢下,陜西作為內陸省份,企業如何‘走出去’、走得穩走得漂亮、讓品牌在海外得到更多認可?”

  黃曉平說,我們企業必須“走出去”,才能逐步發展成為和國際接軌的大型企業。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后,陜西借助政策優勢,注重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走出去”,陜西有色集團和塔吉克斯坦建立了鉛鋅礦、在印度尼西亞合作建立工業園,同時我們也非常重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裝備技術。

  婁勤儉補充說,“一帶一路”的起點在西安,加之陜西是科教強省,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省內企業依托優勢走出國門尋求發展,同時也有很多中亞國家選派留學生來西安學習能源化工方面的知識。陜西還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來推動對外經貿發展,2015年陜西進出口總額突破300億美元,增長12.8%,在全國排第五位。“大秦嶺”交響音畫今年全國巡演

  香港文匯報記者詢問趙季平在繼承傳統文化、重建文化自信有什么樣的建議。

  趙季平說,陜西是文化的寶地,有豐厚的文化資源,更難能可貴的是有著群體性、接地氣的藝術家團體。在陜西省委、省政府的關注和支持下,陜西文藝界創作了“大秦嶺”交響音畫八個樂章,其中有很多傳統文化的影子和狀態,將在今年五六月份到全國巡演,希望大家關注。

  延安2018年以前要人脫貧縣脫帽

  農民日報記者詢問延安革命老區精準脫貧相關問題。

  梁宏賢回答說,延安作出承諾,2018年以前要人脫貧、縣脫帽,率先實現脫貧目標。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一是精準識別扶貧對象。二是產業扶貧,一方面幫助農民發展蘋果等特色產業、推動企業參與聯合扶貧,一方面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以城補農、以工代農。三是搬遷扶貧,結合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對生產生活條件比較差的地方進行整體搬遷。四是能力扶貧,積極開展農民技術培訓。五是財政兜底,對五保戶和老年、殘疾以及沒有勞動能力的人口,以財政資金支持脫貧工作。目前延安3.7萬多名領導干部已經連續第三年包村到戶,確保在2018年以前能夠實現延安整體脫貧,在全國革命老區脫貧中走在前面。

  相信陜俄雙方會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俄羅斯金磚電視臺記者表示俄方一直很關注“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和歐亞經濟聯盟的銜接,請問陜西在水果方面有沒有與俄羅斯進行市場合作的意向。

  婁勤儉回答說,俄羅斯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農業產業化和蔬菜、水果方面都有合作,國家級的楊凌農高會每年也吸引了包括俄羅斯在內的許多國家參與,相信雙方會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西安將加快邁向“GDP萬億俱樂部”

  香港大公報記者向上官吉慶提問“‘一帶一路’戰略給西安帶來哪些機遇?”

  上官吉慶回答說,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是國家“向西開放”的窗口,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地理區位、科教資源、產業基礎和口岸平臺等多方面優勢,西安將牢牢扭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動搖,堅持把創新作為支撐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大力發展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價值鏈高端產業,同時高度重視以金融、文化旅游、會展等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現代產業新體系,促進城市創新驅動力、產業競爭力、綜合承載力、輻射帶動力及綠色發展力等五個方面的能力大幅增強,加快邁向“GDP萬億俱樂部”。

  本報全媒體特派北京記者趙明石喻涵

 ?。ň庉嫞簑sx0184)